第129章

很快,京中不知從哪兒傳出了消息,說是帝王無德,上天才會在其登基之初,降下地動示警。又有北戎、雲南的兵禍在後。雖說對戰北戎與雲南的兩場戰役都勝了,但也不能掩蓋帝王不得上蒼認可的事實。

這類論調,已不新鮮。地動才發生沒多久,京城中就滿是有心人放出的傳聞。

雖說永嘉帝反應也算是迅速,很快就抓到了散播流言的源頭,但被抓到的幾個人明顯只是替死鬼,他們甚至不知道是誰在幕後指使他們。彼時,流言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永嘉帝可以將散布流言之人抓了,卻不能堵住滿京城百姓的口。

地動在眾人看來是不祥之兆,是上蒼預警。很多時候,君王是要下罪己詔的。

朝中的不少大臣當時分為兩派,一派建議永嘉帝下罪己詔,以平民心,另一派則堅決認為永嘉帝沒有錯,不應下罪己詔。

永嘉帝心裏頭也明白,那些攛掇著他下罪己詔的大臣們沒安好心。他本就剛剛登基,還沒有樹立起足夠的威信,也沒有贏得足夠的話語權。若是他當真下了罪己詔,承認自己有失德之處,只怕這些大臣們會攥著這點不放,日後在朝堂上越發要限制他了。

再者,永嘉帝自身也不認為此類天災與帝王是否失德有直接關系。

前朝中宗,屢有昏聵之舉,然而其在位時,國家風調雨順,除了外族時不時的擾邊之外,朝廷並沒有遇到過真正的威脅。前朝末帝倒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可惜幾代積弱,已耗盡了前朝的氣數,又恰逢黃河決堤,淹死了不少人,也淹了不少良田,導致民不聊生,前朝末帝雖下了罪己詔,亦不能平息民怨。

本朝-太-祖-便是在那時趁勢而起的。

太-祖常教導自己的子孫,命數這種東西,不可不信,卻也不可盡信。他本人雖不信佛、不信道,卻支持這兩家在大夏朝發展。

作為太-祖-皇帝的子孫,永嘉帝顯然在這方面繼承了太-祖的觀念。所以,當時他頂住了壓力,沒有下罪己詔,而是引導著眾人將注意力放在了前線的戰事上。後來,許太後、長壽長公主、傅皇後又帶頭賑災,京中的百姓們都感念這三位貴人的恩德,哪裏還會再惦念著永嘉帝下不下罪己詔?

說白了,永嘉帝能不能改善他們的生活,在他們最危急的時候拉他們一把,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罪己詔那玩意兒,聽完也就過了,分到他們手裏的東西才是實打實的。

永嘉帝在得知某些人又開始老調重提之時,皺了皺眉。

他身旁的人察言觀色道:“皇上,要不要屬下派人去將那些胡說八道的人全部抓起來?”

“不必了。你去抓,也不過是抓幾個小嘍啰罷了,根本無濟於事。”永嘉帝眉眼間很有些冷淡:“有些人想給朕添堵,由著他們去吧。”

反正,究竟是哪些人在興風作浪,他心裏頭也大致有數。待找到機會,他自然會好好讓這些人明白,如今這朝中,究竟是誰說了算。

讓人沒有料到的是,這條本該很快就堙沒的傳言竟是愈演愈烈。且又有一條新的傳言,緊隨著這條傳言而出。新的傳言說,帝王失德,乃是身邊有災星作祟之故。有人妄圖以女子之身,影響帝王的意志,達到禍亂朝綱、牝雞司晨的目的。

此言一出,在朝廷上下掀起了不下的風浪。無他,傳言的指向性,實在是太明顯了。

如今,永嘉帝身邊的女性不多,有分量的女性更是屈指可數,不過其生母許太後、其同母妹妹寶絡以及其妻子傅皇後三人而已。至於他後宮那幾名低位妃嬪,不是先帝所賜就是廢太後所賜,這幾名妃嬪在永嘉帝心中從來沒什麽分量,自永嘉帝登基後,根本沒往她們的宮中去過一回。

而這三名有分量的女性中,許太後是出了名的安分,傅皇後又不得永嘉帝喜歡,且素日裏的作風便是萬事不管,唯一有可能利用自身對永嘉帝的影響力幹-預-朝-政的,也就只有長壽長公主了。

聽聞長壽長公主早慧,在先帝時期,曾多次為其同母兄長出謀劃策,終於解決了幾名妖妃帶給他們的威脅,助今上登上帝位。

後宮的爭鬥,自然不是朝中的大臣們能夠置喙的,可若是長壽長公主不安於室,在稱霸後宮之後,還企圖將手伸到前朝,那麽,大臣們就不會樂意了。

不少大臣就此情況向永嘉帝進言,陳述長公主幹政的弊端,有些性子急的文官更是直接上折子參了長壽長公主一本。

這下子,永嘉帝是徹底被惹毛了。說他不好可以,說他妹妹不好,那是萬萬不能容忍的。女孩子的名聲本就更金貴一些,且永嘉帝心裏頭也清楚,寶絡並不喜歡成日裏謀算這些,她撐著病體,為自己殫精竭慮,出謀劃策,完全是為了他這個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