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頁)

魏府這麽大的動靜,不到一個時辰,整個府城就沒有不知道這喜訊的。

得益於魏知府在平江府的威望和民心,一開始是商戶跟著湊熱鬧,在門口放起了爆竹,後來其他的百姓也陸陸續續把過年準備放的爆竹,今兒就拿出來放了。

整個府城,熱鬧的跟大年三十一樣,可事實上這還沒進臘月呢。

魏時一開始聽見這些爆竹聲都沒鬧明白是怎麽回事兒,府裏頭可沒儲備這麽多的爆竹,再說了就算是要慶祝,那也是在自家府門口放爆竹,哪有在全城放的。

這些事情都是夫人安排的,可夫人做事情也從來不是這般浮誇的風格。

下人也是出去打聽了一圈兒,才知道這是百姓自發的行為,也算是一塊給魏公子慶祝了。

好吧,除了魏知府頗得民心之外,魏公子也是這平江府數一數二的少年郎,長得好,性格好,還有一些詩作在坊間流傳,已經從神童進化成了才子。

魏才子還在趕來的路上,不知道府城的百姓待他如此之好,可魏才子的父母這會兒就免不了要感慨萬千了。

劉楓早就已經融入到平江府的圈子裏了,可那基本上都是大家族和官家的女眷,跟這些普通的百姓,關系實在不太大。

做夢都想不到,居然還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話本子都不敢這麽寫。

“夫君辛苦了這麽多年,百姓都是看在眼裏的。”劉楓聲音已經有些哽咽了,眼睛裏還閃爍著淚光,盡量克制自己,不讓眼淚掉下來。

在平江府八年了,夫君從玉面郎君熬成了現在這般模樣,不是說不俊俏了,只是跟八年前比起來,整個人真的是黑了不少,皮膚也變糙了不少,光看相貌的話,若說夫君是武將,可能也會有人相信。

作為枕邊人,她知道夫君這些年來有多辛苦,府城的大街小巷,附近的農田,甚至是四個州城,夫君在這八年裏全都已經轉遍了,有時候夜裏說夢話,嘟囔的都是衙門這些事兒。

在此之前,她從來都沒有想到過還有人可以這麽做官,用‘兢兢業業’都不足以來形容。

平江府這些年來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劉楓知道夫君的辛苦沒有白費,但是百姓的感念又是另外一回事,讓人欣慰之余,又免不了有些酸澀。

“好了,好了。”魏時哭笑不得的抱住夫人,搞得他鼻頭都有點酸了。

兩個人感懷了沒多久,客人就上門了,趙家的、官家的、石家的……

昔日平江府的四大家族來了三家,沒來的金家這幾年差不多算是沒落了,在整個平江府都在卯足了勁兒發展的時候,金家還在搞內亂,各房互相扯後腿兒,誰也不樂意讓誰占便宜,好好的一個大家族,就這麽被甩到後頭去了。

如果魏時沒有來平江府的話,可能金家不會這麽快就沒落,但在昔日的四大家族裏,肯定是頹勢最明顯的。

至於這發展最快的,自然還是趙家。

跟八年前比起來,趙涵已經是趙家正兒八經的家主了,不再是掌權沒名分。

魏時的很多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還真多虧了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趙涵,作為平江府最大家族的家主,趙涵的配合和響應,可以說是讓他省了不少事兒。

另一個就是曾經的關大人了,老人家前年就已經去世了,生前,無論是做官的時候,還是致仕了以後,都幫了不少忙。

魏時投桃報李,關大人的孫子們,只要是夠了年齡的,都可以入府學讀書,如今的關家,都已經出了兩位舉人了。

魏時本來還是想著等遠哥兒回來之後,挑一個好日子,再來請大家夥好好的慶祝一番,沒成想今兒大家就過來了。

大概也是因著這一場全城的爆竹‘狂歡’吧。

擇日不如撞日,魏時過去接待客人,劉楓這邊也吩咐了廚房準備宴席,還讓人在府門口擺了鍋灶,臘八粥和時珍小抄,府城的百姓都可以過來領。

這兩樣雖都算不得金貴,但也算是一份心意了,就當是應了今日這景兒——全城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