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4頁)

對於詩詞家敲門磚就是自個兒的作品了,找到一個自己認可也被世人認可的前輩,把敲門磚遞上,如果能夠得到賞識,那也就能慢慢融入到京城的詩詞圈子裏來了。

魏遠哪怕只有八歲,在一些人眼裏已經是前輩了。

航海伯府的客院,在魏遠沒有成名之前,基本上都是空著的,魏時友人不多,需要借助在旁人家中的更是一個都沒有。

最先住進來的反倒是魏遠的友人,倒也是挑人的,過來拜訪的人裏,十個裏頭都未必有一個,能被魏遠邀請在自家住下。

而住下的人,有待幾天就走的,也有一住就是小半年的。

魏時也曾經有機會接觸一二,兒子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都不是什麽品性惡劣之輩,而且在詩詞上,確實是有幾分靈氣。

讓他這個沒有靈氣的人很是羨慕。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詩人、詞人都不想考科舉,在兒子的友人當中,魏時就曾經遇到過跟他請教科舉內容的,而且聽上去應該也是已經苦讀多年了,只是屢試不中,頗為煩惱。

在魏時曾經給兒子規劃過的人生道路上,科舉也是必經之路,從胎教的時候起,讀的就是論語。

封了爵之後,倒是不太在意這個了,既然有一個正一品的爵位打底,他倒是更想放手讓兒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喜歡寫詩、畫畫、彈琴、下棋、寫字、打獵……的魏遠,興趣實在是太過廣泛了,無法抉擇。

倒是也沒想著放棄科舉,畢竟已經學了這麽多年了,按照父親的話來說,他在娘肚子裏的時候就開始用功了,就這麽放棄,怎麽想都覺得不甘心。

不甘心的魏遠,還打算要超過爹爹呢,成為大靖朝第一個六元及第的人。

在科舉上能不能超過爹爹,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在交友上,魏遠已經是後來者居上了。

——

繼太子、大皇子和三皇子之後,在當今的六個兒子當中,又多了一個打交道的。

魏時很是好奇,在皇上當政這些年,他是不是要‘集齊’六位皇子,然後召喚神龍。

不得不說,跟這些皇子們的交往,感覺還算是舒服自在,他接觸到這幾位都不是高高在上、飛揚跋扈之人,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心中自有溝壑。

都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哪怕有著身份上的差距,相處起來也並不會讓人感覺到壓力,最起碼不是那種動不動就惹禍上身的壓力。

同樣是做父親的,魏時不得不佩服當今,他就一個兒子,教養起來都覺得費心又驕傲,沒有比做官輕松多少。

大年三十,一家人頭一次進宮過年,中午的時候男女是分開的,到了晚宴,便設在一起了。

魏時是以航海伯的身份帶著妻兒來參加宮宴,位置安排的還算是比較靠前,連老師和嶽父兩家都在他們後頭呢。

第一次參與這樣的場合,魏時有些不太自在,面前的桌子上哪怕擺了許多看起來不錯的膳食,也沒什麽心情用。

劉楓倒沒覺得不自在,主要是激動,距離她上次參加宮宴已經過去有二十年了,那時候她還小呢,是跟著爹娘一塊來的。

誰能想到,出嫁之後這才多少年,居然會以正一品伯夫人的身份再次參加宮宴。

她的婚事當時可是愁壞了爹娘,高不成低不就,很多人都看不上她彪悍的名聲,跟夫君成了親之後,一開始也有很多人都不看好,認為夫君是沖著家世才娶了她,日後相處的時間久了,還有的磨呢。

可誰又能想到,嫁給夫君這些年,夫君真就做到了一心一意,不管是在婚前還是婚後,夫君從來沒跟她承諾過這一點,但是不用承諾就已經做到了,而且也沒有讓她和娘一樣擔上‘妒婦’的名聲。

生活在蜜糖罐裏的劉楓,哪怕是坐在皇宮裏,也照樣特別的有底氣。

更有底氣的還是兩個人的兒子,既沒什麽不自在的感覺,也並沒有覺得怎麽激動,這會兒還能安心坐下來享受美食,在這樣的場合裏待的那叫一個歲月靜好。

跟孩子一比,做父母的反倒是更像沒經歷過多少場面。

當今身子骨還是不錯的,一開場就連喝了好幾杯酒,臉色都沒變。

不得不說,這位的氣場實在是太強了,坐在邊上的皇後,很容易就會被底下的人忽略過去。

熒熒之火,日月之光,這對天底下最為尊貴的夫妻,看起來並不是那麽的相配。

魏時在今年可以說是大出風頭,甚至算得上是京城裏的新貴了,這樣的場合,一開始還好,大家都規規矩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場子熱了,很多人開始起來四處敬酒的時候,魏時可就‘倒黴’了。

讓一個不愛喝酒不愛應酬的人,應付這樣的場面,著實是有些為難人了。

魏時看了看再有兩個月才九歲的兒子,也是挺無奈的,再是神童,也有辦不了的事兒,比如替爹爹擋酒,別說是這孩子坐在旁邊對他無奈一笑了,就算是真主動過來給他擋酒,他也不能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