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4頁)

魏仁這會兒可顧不得聽小兒子是什麽語氣了,幾乎是拔腿就往家裏跑,對於讀書人來說,這是極為失禮的行為。

可現在已經顧不得這個了,腦子裏只有一件事兒,其他的全都無暇顧及。

魏仁失態至此,李氏的表現可比他好太多了,除了一開始有些震驚之外,倒也沒有過多的反應。

事實上,早幾年前她就已經看明白了,魏家確實是這個庶子最有能耐,日後也是前途無量,她也算是做足了心理準備,就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麽快,不到三十歲就正一品了,可以世襲三代的爵位。

這幾乎相當於是魚躍龍門,把整個魏家都給改換門庭了。

她是魏時的嫡母,關系再不好,魏時也不可能拿她怎麽樣,不然根本就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但是兒子呢,有一個一等伯的哥哥,在外人看來,肯定也是個有前途的,只怕是魏時眼睛裏放不下她的兒子,不會幫襯她的兒子。

李家最顯赫的時候都沒能被封爵,魏時這個年紀,居然成伯爵了。

這個打擊也對李氏來說不可謂不大,也正是因為太大了,這個消息來得太猝不及防了,反而讓她的心態比較平穩,最起碼比當初得知魏時三元及第的時候,心態要平穩的多。

魏仁跑著進來的時候,李氏已經把邸報放下了,很隨意的放在桌子上,心裏頭一直都不想咽下的那口氣,好像也沒那麽難以下咽。

她不後悔自己之前做的,也不想跑到魏時,還有白姨娘那個賤人跟前去受氣。

可兒子不能就這麽放棄,一個一等伯的兄長,能帶來的東西是沒辦法想象的,不能就這麽撒手。

這會兒她倒是感激那個多管閑事兒的大伯子了,把她兒子接過去教養,魏時可是跟大伯子的關系不錯,這對於達哥兒來說,也是條路子。

讓所有人都覺得蠢的李氏,也不乏有其精明的時候,最起碼,在很多方面她活得都要比魏仁更明白。

已經安下心來做了好幾年教書先生的魏仁,在反反復復的看過邸報之後,終於下了決心,去京城。

做教書先生的日子是挺安然自在的,可就在這麽一個小山村裏頭,殺頭豬都是稀罕事兒,李氏這些年又越發吝嗇,什麽都舍不得添置,膳食也不怎麽樣,往來的人,要麽是目不識丁的農人,要麽勉強能識字但連功名都考不到的人……

如此一想,魏家村缺點還真不少,最起碼比起京城是這樣,天子腳下要什麽有什麽,一杆子打下來就能砸中一個當官的,以往長子只是五六品的小官兒,他雖之前也想過去京城的事兒,可到底是沒下這個決心。

現在就不同了,正一品的一等伯,在京城就應當是很有分量了,更何況既然能被皇上下旨封爵,那就說明長子的確是簡在帝心之人。

想去京城的心可不只是蠢蠢欲動那麽簡單,而是直接就做了決定,反正他又不做官了,真要想做教書先生,他去長子那裏教孫兒也是一樣的。

人老了,想享受天倫之樂,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魏仁心裏頭也是想的明明白白,他要走,夫人自然不可能單獨留在這魏家村,可要是把夫人也一同帶過去,先不說長子會不會高興,光是日後的相處也是個麻煩事兒。

夾在中間的滋味可不好受,而且跟以往不同,長子已成氣候,不可能再去委屈長子,至於夫人,他還不想自找麻煩。

“達哥兒什麽時候準備考科舉?你兄長在你這麽大年紀的時候,都已經是舉人了,你也不要落後太多才行。”魏仁選擇在嫡子身上做突破。

要是往前數上幾年,他也不樂意搭理這熊孩子,被李氏教的不尊老幼,不過大哥教孩子還是有手段的,熊孩子也能教好,那長歪了的小樹苗也能給掰直回來。

現如今的達哥兒,還算是恭敬有禮。

“已經在準備縣試了,大伯讓我參加明年的縣試,也沒幾個月了。”

總是被拿著跟長兄相比,魏達並不是很高興,而且小時候的影響是一直都在的,他知道長兄跟母親關系不好,對他也沒什麽情分可言。

這樣一個人,既是整個魏氏家族的驕傲,但又是他面前不可逾越的大山,想想就有些來氣。

幾十年的枕邊人了,李氏對魏仁是又厭惡又了解,這會兒魏仁剛剛開了個頭,她就知道這人想幹嘛了。

“達哥兒自有大哥大嫂照料,我就不跟著過去了,老爺也別想著去京城投奔航海伯,你們父子之間的感情還不就是那回事兒,你真以為你去了京城,人家會把你當老太爺供起來,可別白日做夢了,族學裏有那麽多學生恭維你還不夠嗎,老老實實在這兒待著,我都沒說要走,老爺您著什麽急。”

李氏是為了自家兒子著想,現在這個局面對達哥兒來說才是最好的,日後魏時可能會看在大伯子的面子上,對達哥兒照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