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2頁)

果然是遠香近臭,一塊兒在柳州城住著的時候,婆媳倆的感情可不怎麽樣,如今分開才一年,兒媳婦就想她想到眼泛淚光了。

雖然有些不自在,可作為長輩,心裏頭還是欣慰的,不負她千裏迢迢趕過來。

“鵬哥兒可是比之前長高了不少,快過來讓祖母瞧瞧,這都一年沒見了。”

比起快要而立之年的兒子,老太太更稀罕的當然是孫子了,尤其這還是她唯一的孫輩。

老魏家果然是子嗣單薄,老爺就只有定哥兒這麽一個孩子,到了第三代,仍舊是獨苗。

兒子這都二十七了,大孫子都已經九歲了,弟弟妹妹的影子都還沒見著呢。

要不是自家兒子身子骨不好,她都想做主給兒子納一房妾室了,不圖別的,就為了為了老魏家開枝散葉,這代代單傳,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自家的老爺那也是納了妾的,只可惜一個有用的都沒有。

不似老二那般好運,兒女雙全,一嫡一庶兩個兒子,不過對李氏來說,就未必是什麽好事兒了,妻妾之間少有和睦的,庶子爭氣,就算是能夠帶來足夠的利益,於正妻而言,也到底會有些意難平。

老太太一手拉著孫子,另一只手則是拉著侄子,這還是她頭一次見二弟的嫡子,雖然有心理準備,但見面的時候仍舊挺吃驚的。

人的相貌是爹娘給的,沒辦法選擇,可氣質就是慢慢養出來的了,一個人的性情如何,有時候看臉就能看出來。

魏達,比不過兄長,連他父親都比不了。

仔細問過了兒子和孫子的近況,又關心了一番侄子,這才到了婆媳倆聊天的時候。

趙氏何止是眼睛裏淚汪汪的,心裏頭的苦水都開始往外翻騰了,把兒子和魏達打發走,這才開始攥著帕子跟婆婆訴苦。

“早先到時還好好的,夫君雖說是忙了一些,可兒媳也能理解,一縣之地這麽多事兒呢,但二嬸最近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居然把魏達送過來了,您沒見過這孩子,不知道他雖然跟時哥兒是親兄弟,可兩個人實在是不一樣,兩個孩子待在一塊,會耽誤鵬哥的功課不說,關鍵是兒媳還怕因此沾染上不好的習性……”

瞧著淚汪汪的兒媳婦,錢氏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呢,之後就越聽越是憤慨,很快就跟兒媳婦站到一條線上去了,同仇敵愾。

母親對兒子,祖母對孫子,心都是誠的。

“這事兒就交給為娘吧。”錢氏說完之後,還抿了抿唇。

她這次過來,私心是過來看兒孫的,可老爺卻是讓她過來好好教育教育李氏的,別欺人太甚。

原本她還是不太想管呢,如今新賬舊賬一起算。

不管是作為長嫂,還是作為正五品知州夫人,錢氏都要壓李氏一頭,自家兒子在二弟手底下當差,可二弟在官場上還要依仗著自家老爺。

不論從哪個方面,錢氏對上李氏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這邊廚房裏的飯菜剛呈上來,錢氏就已經派人去知縣府請二弟和弟妹過來了,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

“達哥兒這孩子也不小了,我記得時哥兒去柳州城的時候才十一歲,小小年紀就已經很有風範了,而且在送嫁的路上還能妥善照看長姐,這一點就已經勝過了很多同齡人,你們夫妻倆不能只管長子,幼子也得好好養,做父母的可不能偏心眼兒,把孩子送到魏定這邊兒來算怎麽一回事兒,他就只有一個兒子,還沒養出個條條道道來呢,不像你們兩口子,可是養出來了個三元及第的狀元郎。”

趙氏為了說這麽一長段話,連手裏的湯匙都放下來了,剛吃上口熱飯,就得停下來處理這糟心事兒,她這長嫂當的也真是夠難的了。

“做父母的,管生就得管養,這樣的道理不用我說,你們兩口子也應該明白,老來得子,就更得好好教養了,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們能陪他到什麽年歲,還不一定呢,得讓孩子自個兒早早的立起來才行。”

“我跟弟妹這麽多年沒見了,一上來就說這個,我心裏頭也是不願意的,可是子嗣關系到整個魏氏家族,我不能眼看著你們忽視幼子不說,有當狀元郎的哥哥,當弟弟的若是混不出個頭來,那旁人肯定議論你們做父母的,沒盡心。”

錢氏說話,把的是弟妹的脈,處處把優秀的庶長子帶出來,可不就是戳了嫡母的心嘛。

做女人的,一則是比夫君,二則就是比兒子了。

前者只能比上十幾二十幾年,後者可是要比上半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