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一更(第2/3頁)

曹安固然是肅王府的世孫,可入了仕途也是要守規矩的,在戶部想要得到升遷並不是易事,可讓曹安踏踏實實的辦差事,跟戶部的其他官員一樣忙碌,顯然又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

所以,他不覺得戶部是個好的選擇,如果曹安真的是奔著他來的,日後必然會後悔。

言盡於此,曹安哪還能不明白好友的意思,這事兒確實是他自己的想法,還沒來得及跟祖父商量呢,不過也就是說一聲的事兒,去哪兒當差都無所謂。

原本住在一個院子裏的三個舍友,魏時所有的事情都趕在了前頭,娶妻、入仕途、生孩子,曹安原本是落在他後頭的,如今卻是趕超過去了,馬上也要娶妻、如仕途了,等成了家以後,生孩子的事兒還遠嗎。

就他一個人,兩年了,好像還是在原地,被自家姐夫落的很遠,馬上又要被曹安甩在後頭了。

非‘憋屈’這兩個字不能形容他此時的心情。

這都什麽事兒呀。

去年,娘要給他相看親事的時候,他還不樂意,總覺得自個兒還小,但是今兒又覺得往前走一步也是好的,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在仕途上他已經落後了,娶妻生子上可不能再落後太多了。

一想到多年以後,小外甥都已經讀書了,曹安家的小孩子也開始啟蒙了,他的孩子還沒影呢,就忍不住的心酸。

相看親事,必須得讓娘給他相看親事了,不能被昔日的兩個舍友落的太遠才行。

在曹安和劉鈺這裏,魏時是所有都走在前面的兄長和姐夫,但是到了同年和同窗這邊,就又成了小弟弟。

最為年長的劉子成,別看被守孝耽誤了那麽長時間,可人家孩子都已經三歲多快要四歲了。

這人之前那麽倒黴,自打殿試開始,好像就否極泰來了,先是成了最後一名二甲進士,之後朝考又順利地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任職。

依著劉子成在會試和殿試的名次,往年能夠留在翰林院的概率真是不大,但是這一次的恩科,直接被東宮那邊挑走了二十多個人,基本上是按名字挑的,全都是靠前的那一部分,朝考這邊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魏時每一次看到這個老鄉,就不可避免地想到當年的院試,平生唯一一次拿第二,剛剛好就絕了他小三元的夢想,也留下了不能成為六元的遺憾。

時也,命也。

紀風錦雖然比他大了幾歲,可是如今還在相看親事呢,能把婚事拖到現在這個時候,這位的心理素質也是相當厲害了。

洪瑞早就已經做父親了,而且已經有了三子一女,只有次子是嫡出的,余下的皆是庶出。

他大抵是在場所有人裏最不能理解魏時的了,只會哭鬧連話都不會說的小孩子,有必要付出這麽大的耐心去哄嗎,又不是沒有下人婆子,何苦要親自上陣。

國子監一起吃小灶的前三名,彼此之間的關系還是挺微妙的,魏時屬於後來者,跟兩個人的關系都不太熟。

紀風錦和洪瑞呢,兩個人與其說是有些面子情,還不如說只是不想撕開臉皮,實際上是互看對方都不太順眼。

在公開的場合裏,寧肯跟魏時這個不太相熟的同窗說話,也不想要彼此交流。

自從入了仕途之後,魏時也算是有這份閑心聽別人說八卦了。

小道消息裏一度傳聞,紀風錦之所以把婚事拖到了現在,就是為了待價而沽,自個兒中了進士,身份上水漲船高了,自然也就能相看到出身更為貴重的女方。

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魏時還真沒辦法驗證,不過無論真假都無妨,人家又不是騙婚,也不是什麽渣男負心漢,就算是有這樣的考量,那也是無可厚非的。

洪瑞的消息就不能算是什麽小道消息了,十五歲就娶了商家女,據說好像還是當地有名的富商,也就是在娶妻之後,洪瑞一家才搬到京城來,去國子監進學。

洪瑞的三子一女,包括庶長子,都是在大婚之後出生的,出生地也都是京城。

這一點也是挺讓人詬病的,在本朝,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當然士農工商的順序仍舊不變,商人也還是排在最末的。

可不管是商家女,還是世族女子,大婚之後,都是隨了夫家的規矩,讓庶子出生在嫡子之前,對於讀書人來說是亂了規矩的。

而且,洪瑞家的庶長女也是出生在了嫡子之前,也就是說在正室夫人生子之前,洪瑞就已經有了庶出的一子一女。

可不就是亂了規矩嗎。

魏時固然是庶長子,可他上頭還有個嫡姐,而且他的出生也是在父親和母親大婚多年以後,覺得嫡子無望了,才有了他這麽個庶長子。

另一方面,魏仁盡管是高娶,可並不是個吃軟飯的,魏時呢,算是吃了一段時間的軟飯,可緊跟著就拿了聖上的賞賜,如今也算是養家糊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