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二更(第2/3頁)

當初說要買宅院的是她,但是這會兒瞧著夫君為這事奔波了好幾趟,甚至還去求了師伯,心裏頭又酸又甜又麻的還是她。

說到孩子,不管是劉楓,還是魏時,目光都是柔和的,這兩個字在心裏頭仿佛都帶著一種虔誠。

“對了,你走之後,三哥來過,爹讓你今天抽空過去一趟,也不知道是什麽事兒,瞧著還挺匆忙的。”

劉楓問過三哥,可三哥剛剛從兵營回來,什麽也不知道。

“我大約知道是什麽事兒了,也罷,等用過午膳,就去劉府一趟。”

夫人還懷著身孕呢,魏時也不想說這些事兒讓夫人煩心費神,左右都是可以解決的事情。

劉楓也沒往下問,用娘的話來說,劉家人就不適合想這些彎彎繞的事兒,好在是傻人有傻福,要是換個朝代,早就被人吃的連骨頭都不剩了,哪還有這武將世家。

別說劉楓了,就是她爹劉唐都贊成這話。

劉楓還是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所以從來就沒想過選秀入宮,也沒想過嫁到哪個世家大族裏頭去,千挑萬選,別人挑剔她,她也挑剔別人,最終才覓得良人。

良人·魏時,休沐日還是挺繁忙的,午膳反倒是成了一天裏最愜意的時候。

講規矩、講禮儀的年代裏,吃飯像打仗一樣,那可不是什麽褒義詞,也不是中性詞,活脫脫的貶義,細嚼慢咽,有條不紊,這才是正確的用膳態度。

魏時自個兒吃飯的時候,雖然也是細嚼慢咽,但總體來說,速度還是挺快的,不至於在吃飯上耽誤太多的功夫。

但是跟旁人一起用膳,哪怕是跟夫人、跟姨娘、跟老師、跟好友,魏時都必須得注意著用膳禮儀,用能吃完兩頓飯甚至三頓飯的功夫,吃一頓飯。

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是沒有的,魏時基本上也是看人下菜,人家有這個規矩,他便守著這個規矩,人家沒有,他便也沒有。

是以,魏時和劉楓這小兩口一開始在一起用膳的時候,還是挺老實規矩的,一句話都不說,秉承著‘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

但是沒過多久,‘蜜月期’都沒過呢,魏時當初跟國子監請的那一個月的假還沒過完呢,彼此就知道彼此是什麽‘德行’了。

都不是重規矩的人,張三不嫌棄李四,誰也不用嫌棄誰。

所以這很多的規矩也就沒了,內間和外間基本上瞧不見下人,用膳的時候可以講話,躺在床上也可以聊天。

至於這請安的規矩,就算是想有也沒那個條件,姨娘並非是劉楓的正經婆婆,她要真的是初一十五去跟白姨娘請安,那才是沒規矩呢。

劉楓平時是很少跟白姨娘接觸的,也就是休沐日的時候,會跟著夫君一起陪姨娘用膳。

她娘搬過來住之後,也就只去白姨娘的院子裏小坐了一會兒,平素是沒什麽往來的。

長一輩的不需要她過去請安,至於這平輩兒的,夫君跟世間大多數男子都不同,莫說是通房姨娘了,都不用丫鬟伺候,多數事情都喜歡親力親為,身邊跟著他的一般都是書童元寶。

自然也就沒人需要過來,給她這個正室夫人請安。

這主子寬松,下人就跟著松泛了,為此,劉楓哪怕懷著身孕,也挨了娘一頓好訓,連帶著她身邊的嬤嬤和大丫鬟都沒逃過去。

所以這幾日,她也沒光顧著養胎,也給府裏頭的下人們緊了緊弦,立了立規矩。

——

劉府還是老樣子,魏時過去的時候,嶽父還在演武場練武呢,應該已經在收尾階段了,後背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浸濕了,額頭前的兩縷頭發也都再往下滴汗。

三箭齊發,全都正中紅心。

還真是老當益壯。

魏時從來都沒小瞧過自己這位嶽父,能居高位者,少有無能之輩,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可不光是憑家世。

但,此時此刻,魏時瞧著一把年紀仍然在堅持練武的嶽父,還真有些替對方惋惜,生不逢時。

大靖朝國泰民安,海晏河清,已經多年沒有戰爭了,內亂沒有,邊疆也沒有戰亂。

嶽父這般身手,可並沒有實打實的軍功,名滿京城甚至大靖朝的原因,居然是因為‘懼妻’。

不得不說,對於一個武將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武將的生不逢時,對文臣,對百姓,倒是一種幸運。

劉唐將軍的鬢角已經有白發了,而且甚是明顯,不過這體力可比一般的年輕人要強的多,魏時瞧著嶽父胳膊上隱約的肌肉,真覺得要是掰腕子的話,幾個自己加起來,可能都掰不過嶽父一個人。

“朝廷開恩科,太子可以從新科進士當中選人,這事兒你應該聽你老師他們說過了吧。”劉唐接過汗巾子,胡亂擦了幾把臉,就扔給旁邊的家丁了。

“是已經聽老師說過了,晚輩還是決定要參加這一屆的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