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5頁)

“成,阿蔻聽你的,我們明兒就去買房子!”

剛剛還覺得房子不值這個價的眾人,聽她這麽一說,同時決定明天去買房子,阿蔻說房子會生錢,那房子就一定會生錢。

不是他們盲目,而是至今為止阿蔻說過的事就沒錯的。

阿蔻說蘑菇在別的城市好賣,蘑菇就真的好賣,甚至不用他們費心思,只要他們把帶著魚新村印章的介紹信掏出來,菜站的工作人員立馬收下他們的蘑菇,且和副食品店搶著要。

阿蔻說賣蘑菇肉醬、金針菇小菜,他們上午拉出去滿滿一車,下午就能拉著空車回家。

阿蔻說村裏大規模養殖的生豬賣給肉站太便宜,不如他們做成臘肉臘腸再賣給副食品店,他們去年就做了臘肉送去城裏,結果今年初大家剛把豬崽子抱回來,副食站的主任親自找上門訂今年的臘肉。

阿蔻說……

總之照阿蔻說的做準沒錯!

魚阿蔻用手絹擦去鼻尖上滲出的汗,“你們買房子時不可為了省公證費私下交易,一定要去房管局過手續,不然有可能會被坑。”

沒有空調風扇的夏天好難熬,回去就收拾東西搬家,家具讓秋叔他們慢慢做。

魚竿代替眾人回答:“成,我們記住了,你們姐弟倆回村吧,我們現在去V城送貨。”

魚阿蔻下車拉著魚河道謝,“謝謝大家陪我們姐弟倆逛這麽多天,搬家時你們定要來吃暖居飯。”

自從知道她們要買房後,無論多忙,大家都會擠出時間來陪他們一起看房,生怕她被人坑,就連每日要送貨的魚竿都會陪他們看完再去送貨,只因他懂點風水。

“要得要得,那我們先走了。”眾人說完騎車離開,他們得趕緊去菜站拿寄存的貨物,再去送貨。

魚阿蔻看他們走遠,做上後座拍了下魚河的肩膀,“好熱,快回家喝綠豆湯。”

魚河點頭,疾行的自行車帶著抹水綠朝魚新村的方向駛去。

回村的路上碰到李舊開著工農—8驅動型手扶拖拉機去送貨,雙方揮了揮手後,一個將煙囪冒著滾滾黑煙的拖拉機開的更快,一個弓著腰猛踩車蹬子,只因慢一點,黑煙就會熏的人一臉黑油煙。

魚阿蔻緊緊捂住口鼻憋氣,直到震耳欲聾的‘工工工’馬力聲遠去,才敢松開手大口呼吸,她聞不得一點柴油味,每次聞到胃裏都會翻江倒海。

魚河深知她暈車的屬性,於是將車騎得更快,不大會就到了村裏。

時值蔥蔥綠蔭的夏季,村口村民們自費修好的石板路兩旁,枝繁葉茂的楊樹們撐起把大大的遮陽傘,好讓躺在它們腳下的狗子們能呼呼大睡。

蘆花老母雞帶著走的歪歪扭扭的小雞們,從狗子們的身上踩過,而趴在地面上大睡的狗子眼皮都不掀下,想必早已養成了習慣。

有個別小雞仔見狗子這麽溫柔,便調皮的去啄它,狗子動了動耳朵身體往旁邊移去,移了幾次後,見小雞還跟著啄擾亂它睡眠,頓時氣的悶吼,吼聲將小雞們嚇得嘰嘰亂叫,護崽的老母雞拍著翅膀飛奔而來。

眼看一場雞狗大戰即將爆發,一陣夏風拂過,狗子舒爽的再次爬回地面,而母雞則歡咕著去啄樹上被風吹下來的毛毛蟲。

魚阿蔻看的失笑,大家的日子好了,連動物們都透著悠哉的模樣,以前大家哪敢把雞放出來,生怕雞被偷或者雞把蛋下在外面撿不到,而如今的村裏隨處可見成群的雞鴨鵝。

這兩年大家的日子確實過得好,不僅村委會有錢買得起手扶拖拉機,村民們的生活更好,住的是高大的紅磚黑瓦房、行的是自行車、吃的是白面肉蛋、穿的是新布衣。

除開種植加工蘑菇,村裏人更是在小堂哥的帶領下開始養各種家畜,養成再自制成各種風幹腌制品,輸送給各個城市,為此村裏連著兩年得到“先進村”的稱號,組織上更是號召大家都像魚新村學習,爭取自給自足。

因此從今年開始,別的村都開始向菜站送農產品,不過她一點都不擔心,魚新村的招牌早已在眾人心中根深蒂固,無論出現多少競爭者都影響不了村裏人的利潤,再說小堂哥開始研究種反季蔬菜蔬果,她看過小堂哥的記錄筆記,要不了一年,小堂哥就能研究出來,到那時,又是新的一條生財路。

隨著她的思考,車子停在家門口,魚河等她下了車,停好車子進屋喝了碗綠豆湯便又出了門,他得去找秋大叔商量打家具的事。

魚阿蔻進院子後,就看到奶奶虎著臉在院中洗著衣裳,院子裏彌漫著淡淡的臭味,不禁好奇的湊上去,“奶奶怎麽了?”

“雙胞胎真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魚奶奶提到這個就一肚子火,“前兒個非說天熱,把黑眼圈的毛剪了個光,今兒紅梅和湖娃去了醫院,小溪也和孟加出去玩了,家裏沒人他倆可勁的搗蛋,拿著臭雞蛋去烤,結果雞蛋炸了崩了他倆全身,他倆來找我時我還以為他倆掉糞坑了,結果剛換完衣裳他倆又去烤臭雞蛋崩了一身,怕我揍他倆,他倆把衣服扔這穿著褲衩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