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2頁)

“之前看案卷,我還納悶怎麽寒門出身的官員,反倒容易貪墨,原來是俸祿少又不得不維護門面,才管不住自個兒的手。如果把俸祿提上去,應當會減少他們貪腐的可能。”

趙瑀卻覺得他有點想當然了,“俸祿多幾兩銀子根本沒多大差別,若是漲得多,天下多少官吏,多大一筆開支,皇上能答應嗎?況且貪墨的人,不會因為一年多幾十兩銀子就不貪了。”

“說的沒錯,瑀兒也越來越明白朝堂上的道道兒了!”李誡贊許地點點頭,“這只是個初步的提議,具體我要再想想,比如減少不必要的官吏設置——有的縣衙竟有一千來號人,簡直是荒唐。”

“還要設立一個專門監督的部門,直接對皇上負責,不受內閣和六部控制。還有……”李誡忽怔住了,只覺一道亮光從腦海中一閃而過,旋即擰著眉頭陷入深深的思索當中。

趙瑀不敢打擾他,靜靜在旁坐著。

夜色很濃了,此時正是仲夏夜最深沉的時分,風過樹梢,葉子嘩啦啦地響,間或幾聲蟲鳴,反而更顯寂靜。

半晌過去,李誡無聲地笑起來,眼睛亮晶晶的,閃著頑皮的光,一步跳到趙瑀面前,親昵地抵著她的額頭,“瑀兒,你可幫我大忙啦。”

趙瑀忍不住笑道:“我做什麽了?”

“我想到個一石二鳥的辦法!”李誡不無得意道,“官員上任須向朝廷申報名下所有產業,每年復核,如果產業突然增多,嘿嘿,就查他的!……不只自己,還有他媳婦兒的產業,都得清清楚楚報上來。還要鼓勵民間告發,所有老百姓的眼睛都盯著,我看誰還敢貪!”

此法前所未有,簡直大膽得出奇!趙瑀呆了呆才說:“太難了吧,滿朝文武誰肯把自己的產業一五一十報上來?我看你提也不用提,不然彈劾你的奏折肯定滿天飛。”

李誡挑眉一笑,滿不在乎道:“也沒指著他們同意,我有密折專奏的權力,直接報給皇上。官員申報產業,那些隱瞞土地的、暗地裏兼並土地的人可就要慌了——這便是第二只鳥!”

趙瑀心中一動,猛然明白過來,訝然叫道:“對啊,皇上曾想清丈全國土地,正好借這機會一並進行。”

“老子在濠州吃的悶虧可沒忘,非得把他們的狐狸尾巴揪出來。”李誡眉飛色舞,說得一時興起,竟坐不住了,擡腿就往外走,“我這就給皇上寫折子,瑀兒,趕明兒好好謝謝丈母娘!”

趙瑀叫住他,“別著急走,我母親最擔心的是玫兒的親事。”

“不就一個楊家嗎?”李誡回頭笑道,“前些日子各府的藩庫賬目報上來了,隨便挑個錯兒,我就能擼了楊通判的官兒。任憑趙老爺再願意,這門親事也不能成了!”

李誡說幹就幹,在書房冥思苦想一夜,將想出來的養廉法子整理成條陳,歪七扭八足足寫了三大頁,鎖進密折匣子,直送京城禦前。

淩晨的空氣還微微透著涼意,李誡從書房走出來,在晨陽中伸了個懶腰,漫步踱回院子。

院子裏的玉蘭花開了,一樹繁華,滿園幽香。

李誡忽然發覺,一宅子的花木,竟沒有一棵梧桐樹。

李實醒得早,由奶嬤嬤抱著,在院子裏看小丫頭們踢毽子。

看見兒子,李誡只覺一夜的疲乏全都不翼而飛,嘴角不自覺翹起來,招手讓小丫頭把毽子給他,擰擰兒子的小鼻頭,笑吟吟說:“兒子,爹爹我蹴鞠玩得好,毽子也不差,看著啊。”

他一撩袍角,掖在腰間,毽子一拋,腳尖一挑,那毽子便穩穩當當地停在他腳上。

毽子飛起來,繞著他上下翻飛,好像一朵盛開的花,又好像一只跳來躍去的小松鼠。

李實拍著小手咯咯直笑,興奮得小胖腿一蹬一蹬的。

笑聲傳進屋裏,趙瑀倚窗而坐,含笑看著院子裏的父子倆。

毽子飛過頭頂,李誡仰起頭,陽光燦爛,勾勒出他完美的側顏。

李誡也看到了趙瑀,將毽子用力一挑,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毽子穩穩落在窗前,他笑道:“送你一朵花。”

趙瑀捏著毽子毛搖搖,“不好,我要梧桐花。”

李誡抱著兒子走來,眼中是融融的光,“我去尋樹苗,栽在你的窗前可好?”

趙瑀噗嗤一笑,打趣道:“好啊,你再教兒子一手爬樹的功夫。”

想起當年隔窗相望,李誡難得臉紅了,支支吾吾道:“那不是怕趙家人欺負你,暗中護著你嘛……”

“老爺,”喬蘭稟告道,“二門傳話,曹先生從兗州回來了,正在外院書房候著。”

“來這麽早,定然還沒吃飯,吩咐廚房給他送飯,哦,把我的也送過去。”李誡將兒子交給趙瑀,歉意道,“先公後私,我先看看他有什麽急事,中午一定陪你們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