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覲見(第2/3頁)

唐蘭芝也著實值得昭妃這樣費心。她與夏雲姒一般是十七歲的年紀,是翰林院一位翰林的女兒,雖是庶出也頗讀過些書,又生了張清麗溫婉的臉兒,一瞧就討人喜歡,得寵不是什麽難事。

——說來也巧,恰也是她在殿選之日便與夏雲姒生了些不快,如今又投到昭妃麾下,直讓夏雲姒覺是敵是友都自有緣分。

有人得意便有人失意。此次大選還有位姜氏,出身也可,只得封正八品淑女。眾人交談間,她一直明顯對昭妃有巴結之意,昭妃卻只對她淡淡的,大約是因為她相貌平平的緣故。

也就約莫一刻的工夫,眾人便從錦華宮告了退,只唐寶林被昭妃留下說話。

眾人這般一瞧,就知唐寶林多半是要頭一個被送去侍寢了。

當今聖上對後宮不上心,新宮嬪入宮事宜一概交給了昭妃去做,自己甚至沒去殿選上看這些家人子一眼,初次侍寢的事便也都由著昭妃安排了。

比自己低了半品的人先去侍寢,夏雲姒倒也不急。安安心心地回了柔蘭館去,小歇了不過半刻,在外屋侍候的素秋進來稟話:“娘子,婉荷軒的周徽娥前來問安。”

夏雲姒道:“周妙?”

素秋應是,她便點點頭:“請她進來吧。”

周妙也是今次入選的新宮嬪,比夏雲姒小一歲,今年十六,封的正七品徽娥,在七個新宮嬪中排第三。

淑芳宮中目下只有她們兩個,夏雲姒位份高她一品,她來問安是應該的。

很快,周妙就挑了簾進來,朝夏雲姒深福下去:“才人娘子萬安。”

“免了,快坐。”夏雲姒和氣地招呼她,羅漢床榻桌的另一側空著,她便徑自坐了過去。

鶯時端了茶來,周妙啜了一口,頷首抿笑說:“臣妾還道是孤身一人被昭妃娘娘支來了這處,想不到才人姐姐也在。”

夏雲姒捕到“支”這一字,看一看她:“你也知道淑芳宮的事?”

“宮中又哪還有人不知道呢?”周妙輕嗤。

夏雲姒一哂:“知道也當不知道就是了。”

余下的計較都藏在了心下。她與周妙初次見面,不知根不知底,沒道理說太多。

周妙看一看她,卻說:“才人姐姐,臣妾的兄長是夏大人的門生。”

這倒讓夏雲姒微微一愣。

她父親素日嚴厲苛刻,門生收得極少,能留下的更少,品行稍有不好便絕不留在門下,腦子笨一點也不願多留。學生十三四歲拜入門中,能跟到十六七的都沒有幾個。

但周妙自己都十六了,她兄長……

夏雲姒眸光微凝:“你兄長是周啟?”

“正是。”周妙莞爾,“得封之時聽聞有夏家女兒也要進宮,兄長便叮囑臣妾必要登門拜見。誰知還恰好住在一宮,真是緣分。”

夏雲姒點點頭:“確是緣分。”

但也不止是緣分。

淑芳宮離紫宸殿極近,單這樣看是個好去處。只不過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風水不佳,淑芳宮中的嬪妃總是壽數不長。

或是病故、或是難產,三朝之內一連十數人在淑芳宮中香消玉殞。到乾安這一朝,便再也沒有嬪妃住在那裏了。

偏她們二人被放在這裏。

大選之中她的位份最高,其次是唐蘭芝,而後便是周妙。昭妃把她們兩個擱在這裏,自是想讓自己看重的唐蘭芝更順風順水一些。

冥冥之中這些說不清的事,誰知會不會有所影響呢?

周妙看出夏雲姒不太想接這茬,但自己畢竟已自報了家門,想她怎麽也要多兩分信任。

矛盾一番,周妙到底將心下的想法說了:“才人娘子……臣妾想求您幫臣妾拿個主意。”

夏雲姒瞧一瞧她:“什麽主意?”

“也就這些日子,皇上總要見見咱們的。”周妙薄唇一抿,“臣妾想求皇上把臣妾從這鬼地方遷出去,您看行不行?臣妾自得封那日便在想這事了,卻遲遲拿不定。”

夏雲姒心下放松幾分,仔仔細細地為她想了想,搖頭:“別說。”

周妙秀眉擰起。

夏雲姒緩緩道:“宮裏原就不是太平地方,哪個地方沒死過人呢?這裏是十數人接連短命,旁的地方或許還有冤死的、慘死的、含怨自盡的……你若計較這個,宮裏怕是沒有一處地方能讓你住得安生。況且遷宮總要不少人忙上一陣,皇上主動開口還罷,若他不提,你這剛進宮的跑去求,不免要惹他不快。”

“可這地方實在……”周妙小聲呢喃,面上多有不樂,然認真思量一番,到底覺得夏雲姒說得不錯。

便沉沉一嘆:“唉,姐姐說的是。且先忍一忍了,來日若有機會得寵,再說不遲。”

若沒機會得寵,估計遷到哪裏也不會過得多好,便也不必在意住在何處了。

夏雲姒銜笑打趣:“我瞧妹妹生得比那位唐寶林美些,自然有機會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