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神仙打架(五十一)

原本以為只是參加婚禮,沒想到婚禮的第二日就是冊封太子和太子妃的典禮。婚禮加上儲君的冊封儀式讓九思城分外熱鬧,無論是婚禮還是儲君典禮相較於九思城的財力而言都不算奢靡,可架不住這等普天同慶的陣式啊。

哪怕是孔宣這樣一個常年閉關修行之人,這幾日也感覺到了九思臣民的熱情。孔宣對於人族的印象一直非常臉譜化,一類是如帝辛那樣貪婪墮落的貴族,一類是底層麻木不仁的百姓。

在他看來人族是非常無趣的種族,得天道眷顧,人族大興,可他們似乎並沒有珍惜自己擁有的。貴族大多貪婪而醜陋,底層百姓尤其是奴隸就宛如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缺少活力。這世上有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以至於極少有人族能夠占據他的目光和注意力。

可九思城打破了他對人族的固有印象,九思的文武大臣沒有許多刻板的東西,百姓充滿了朝氣。對於他們而言唯一的行為束縛是九思法典,然而律法是維護穩定必須存在的東西。

《九思法典》在律法上規定了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貴族不再能夠任意作踐人民,百姓也不會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忐忑之中。孔宣覺得這沒什麽不好,在他眼中貴族和百姓沒有區別,他區分人是有趣的人和無趣的人。如今,孔宣就對九思的人族就非常感興趣。

儲君的婚禮和冊封大典已經結束,孔宣卻與其他賓客一樣並沒有急著離開九思城。女媧神廟的半山涼亭中可以俯視整個九思城池,孔宣非常喜歡這個位置。日升日落之時站在此處,眺望遠方,總能讓人有些不一樣的感悟。

從這裏還能夠看到前來女媧神廟參拜的百姓,女媧神廟的香火非常旺盛。如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樣,九思的百姓也拜神,可他們並不迷信神靈。他們拜神是感激,感激女媧造人功德,感激龍族庇佑他們風調雨順,感激那些追隨他們女君投身戰場為漢國而戰的散修。

拜神卻不迷信神靈,這豈非非常矛盾?可偏偏在九思城就是如此,或許九思偏遠城鎮還沒有做到這一點,可至少在都城,沒有人會信什麽巫醫邪神。他們虔誠的供奉為他們謀取福祉的人,這個人可以是神、人甚至妖。

九思城如今有三座神廟,一座是坐落在山巔的女媧神廟,只供奉女媧聖人,一座立於江畔,是龍王廟,供奉龍族,還有一座是建在紅葉谷的生祠,供奉的是九思漢國的修士。

龍王廟男女不忌,女媧廟不允許男子進入廟門,至於紅葉谷的生祠又要神秘一些,因那做生祠建成後裏面供奉的具體什麽人無人知曉,百姓只能在外院上香,不許進入廟內。

孔宣曾經去生祠看過,神台上放著許多蓮座,有的立著蒙面的塑像,有的蓮座還是空的,大約是塑像尚未完成。只是略看了一眼,他倒是不曾掀開那些塑像的蒙面一探究竟。

孔宣正出神間,高繼能走進了涼亭道:“大人,聽聞這幾日東伯侯、南伯侯一直在與九思密談。”

“東路諸侯三分之一都投了九思漢國,姜文煥今次親眼見識了九思的強大,若還看不清楚局勢,那就太蠢了。”孔宣道,“至於南伯侯鄂崇禹年歲不輕了,兒孫沒有什麽出色資質,故此志不在天下,所求不過反暴君罷了!且便是他有心一爭天下,也要瞧瞧能不能過三山關。若我是他便趁著自己在,早早投了強漢,為子孫後代謀一條出路。”

“大人是說東伯侯、南伯侯可能投漢?”

“他們本是盟友,如今不過是分了君臣主次罷了。”孔宣笑道,“西岐那邊沒有動靜?”

“西岐姬發小兒和姜子牙老兒都沒來,前來道賀的是西岐三公子胡安和散宜生。”高繼能道,“這幾日散宜生一直在各處走動,倒是那胡安上躥下跳多次想要求見漢王和太子都被拒之門外了。聽聞伯邑考和姬旦為了避嫌,一直閉門不出。”

這次冊立太子後,石慧大進行了大範圍職權調動,比如正式任命鄧九公為黑騎軍統帥,太子妃接管新兵營。周伯(伯邑考)為教育司司長掌管太學和天下所有學堂。商青容成了禮部尚書,是最年輕也是文官中職位最高的女子。周旦(姬旦)為戶部尚書,太子親掌吏部是儲君任實職先例。

“姬發小兒已經稱帝,又有昆侖高士和闡教為靠山,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一爭天下。”孔宣道,“至於胡安,此人志大才疏,在西岐並無實權,漢王和太子自然不會在他身上浪費心思。這位漢王慣用陽謀,若真要扶持姬發的兄弟來逼迫西岐就範,無論是伯邑考還是姬旦都比胡安好用。”

伯邑考本是西岐長公子,賢名遠揚,為救父獻身,又為了西岐甘願隱姓埋名。四公子姬旦雖然少年離開西岐,卻處處不忘西岐百姓,自己投身九思為西岐百姓帶回了制鹽法和多種先進生產技術。百姓只看對他們是否有利,姬旦做的事情西岐百姓受益了,根本不會覺得他們的四公子留在九思是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