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第3/6頁)

那年頭通話很不容易,尤其是在這樣的山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過來收一次信件或是記錄下要送回家的話語,就像回到了看古裝劇時,時常見到坐在路邊代寫信的書生,他們的交代大多很短,三言兩語。

除了注意身體以外,就是別擔心,在賺錢,偶爾有想念,卻半點不煽情,還有的工人和家裏再三保證,自己在外面絕不勾三搭四,被圍觀的工友取笑。

況朝之其中用了好幾個做了大量特效處理的長鏡頭。

逐漸升高拍攝著地面的鏡頭,漸漸地將這周邊納於其中,人們一點點地努力,漸漸地在充滿了自然和野生味道的地貌上,留下了屬於人類的印記。

而這條路,總會修到盡頭,當終於結束的時候,事實上更多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完成的是一項偉大的工作。

哪怕是含著熱淚的帶頭人在上面講述著這工程的偉大,他們也只是感慨著又完成了一項工作和總算可以回家。

在預告片中出現的道路通車片段並不算長。

況朝之在最後用了個巧妙的鏡頭。

代表著通車成功的車輛在人們的歡呼聲中不斷往前開去,旁邊的景色略過。

像是時空重疊般,在一個車輛內外的鏡頭轉換中,這輛車換成了現在大家有些熟悉的新能源車。

乘坐在車上的男人,和影片開頭的一樣,依舊是四個,現在卻已經是白發斑斑,他們看著顏色略有改變,但依舊牢靠的道路,臉上的笑容是滿足。

而與此同時,和他們沿著不同方向,從山那邊出發的車輛,正和他們擦肩而過。

坐在上面的是一家人,母親撫著肚子,父親開著車,正說著話,他們正準備到C城醫院,母親預先算好的預產期馬上就到,而坐在旁邊的女兒,則把臉貼在玻璃之上,她在城裏的重點高中上課,每兩周回一次家,這回要和父母一起回城。

大銀幕上,鏡頭越來越高,除卻這兩輛車外,行駛在這條路上的還有很多車輛。

貨車正運送著滿滿的快遞路過這條道路;年輕靚麗的姑娘們正自駕出遊;前來采購山貨的車輛還是空的,後頭的鬥很大,相信過後會滿載而歸。

曾經被大手拍下的地圖,再次被掛在了墻上,而現在上面密密麻麻地標志,全都是已經建好的道路。

俯瞰地國家地圖,同樣有帶著光的網絡輻射開來,像是巨網,將這個國家籠罩於其下。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路。”

片尾曲是重新錄制改編過的歌曲,用的是演員合唱的版本,明明歌詞是大家從小聽到大又有些俗氣的版本,卻在這時候,格外讓人震撼。

燈光已經亮起,黑色的屏幕上,出現的是比起別的影片堪稱驚人的感謝名單。

正當含著眼淚的觀眾和影評人正想鼓掌的時候,忽然出現的彩蛋,又讓他們默契地歸於平靜,就連剛剛憋不住打算去上廁所的人,也忍不住站在拐角處不肯離開。

“你爸我以前可就是靠做工人賺的這麽多錢。”帶著炫耀的口氣,男人看著旁邊的女兒嘚瑟起來。

“那爸爸你修了什麽?”好奇的女兒眨著眼看父親。

陷入思索的父親依次地舉了例子:“999國道聽過嗎?過山大橋呢?”他說了好幾個基建項目,女兒卻搖了搖頭。

父親又想到了:“那巨海二號小區知道吧?”他說得是建設集團承包的房地產項目,現在是省裏單平方價格第二高的小區。

“哇!我知道!聽說那兒的房子特別貴呢!爸爸真的好厲害!”

鏡頭一轉,在博物館裏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政府成果展示,漫長的長廊裏,全都是掛滿的照片。

觀眾不算太多,在路過時忍不住露出驚嘆的表情,他們大多在這從小到大,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化。

受到最多感嘆的,是人均最低工資的增長,當然還有隨之生出的物價吐槽,城市從前和現在的不同,而其中專為新修的路開辟的好幾塊展板,在看過後卻很快被略過,倒不是不夠震撼,只是一眼看去,好像沒有太多的記憶點。

有些年邁的教授,履歷已經能寫得很長,獎項、論文、專著,數不幹凈,趴在他身上的孫子孫女問起外公最驕傲的東西,他回憶著過去,想起的卻是那一條漫長的道路。

彩蛋的結尾,是攝像機像是貼在地上拍攝的道路,角度是平行的,只能瞧見不同樣式的車輪劃過,還有蹦蹦跳跳的孩子,偷偷跟在孩子旁邊撒歡跑過的小狗。

“這就是路。”伴隨著這四個字出現,連彩蛋也終於結束。

剛剛停了一半的掌聲再度響起,匯聚成海,林濛也跟著鼓起了掌,她身邊的位置早就空了,在燈光快要亮起的時候,諸郁深就迅速地到了通道。

采訪的記者也跟著熱烈,林濛退到旁邊,確定著最後的順序,她看著觀眾臉上滿足並不遺憾的表情,心中同樣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