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第3/6頁)

她並沒有發覺,就在她看到的那些消息上方,樸穹燦的主動出擊,已經為她身上又增添了好幾重的光環,也再度讓公司的員工有了新的信念——

我們造夢,就是要做出花樣,做出精彩,錢從來不是第一目的。

“什麽事?”林濛問道,心裏難得的有些慌。

小王挺認真:“您看,今天是我們的《深海孤島》正式在深海網上映的第一天,在影評人和粉絲的呼籲下,大家都開始看起了《深海孤島》……”

林濛放下了心,電影可和電視劇、綜藝不一樣,這一虧幾個億的,還真不是播放次數高點就能賺回來的。

“《深海孤島》的評分現在已經馬上要和《戰爭沖刺》持平了!”

林濛接過小王手裏的材料,稍微看了看,總算知道發生了什麽。

這件事,還得說到頭一個發影評吹《深海孤島》的謝應平身上。

他一開始還一度被人說是恰爛錢,畢竟在大部分人看來,《深海孤島》的那個特效,根本就是小場面中的小場面,和看上去有成千上萬人的戰鬥爆炸能比嗎?

可沒想到,還真能。

意識到這也許是國產特效的新突破,不少國內特效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出來寫了長文,他們二刷三刷,格外認真地分析了每一個鏡頭用的最新技術。

有一些觀眾看了只會覺得“哇”好像還不錯的鏡頭,其實卻是用上了最新的技術,這是連國外的特效公司都還沒有運用到實際拍攝,或者是已經運用在電影拍攝,但電影還沒上映的技術。

可他們的努力,終究還是做了無用功,他們的呼籲,砸進水裏,只漾開一圈一圈的波紋,然後就徹底消失了。

“我是想去支持的,但電影快下映了,排片很少,時間和我的挺不湊巧的,沒法支持了,很抱歉。”

“雖然很想看,可是一起去看電影的舍友說《戰爭沖刺》的題材更讓她感興趣。”

“……是,大家都說這是大團圓結局,過程也很驚險,跌宕起伏一點都不讓人傷心,但是我朋友他們就是覺得《深海孤島》聽上去有點慘,他們不想去。”

……

理由一個又一個,總之,歸根結底,就是他們雖然知道《深海孤島》好,是突破了現有技術的電影,但是還是不能去支持。

等到電影一結束,最終票房一出,不少之前努力安撫自己在等等的影評人和特效人終於是激動了起來。

他們不認為這是觀眾的錯誤,只是替《深海孤島》覺得可惜。

同樣是特效大片,雖然題材略有不同,可為什麽從一開始,在排片、口碑上就會有這麽大的差異?

分明,可以不虧的。

分明這電影,不該被打上虧本電影的旗號。

一篇篇的文章被擬好,點擊發送。

【虧損近7億的《深海孤島》究竟是野心太大,還是遺珠之憾?】

【國產特效,需要觀眾們給一點耐心、給一點信任。】

【遺憾!《深海孤島》竟成虧損大片,投資人竹籃打水,但卻給觀眾造就一場美夢。】

……

起初,這些言論是引發了網友的逆反心理的。

有不少網友情不自禁地覺得生氣,他們也覺得好電影沒能取得好成績挺遺憾,可問題是這怎麽能怪他們呢?

難不成選擇一部好電影看,還成了他們普通觀眾的過錯了?

可是在諸多自發的輿論沖擊下,不少網友也開始被動搖,說的人這麽多,難道他們真的想錯了?

莫非這片子真的有能超越國外的特效?故事也不比那部《戰爭沖刺》差?也不像大家想的那麽壓抑?

緊接著,有不少意識到了這想法松動的電影人下場了,他們開始自發地做著科普,把之前那幾篇關注人數不多的特效公司科普拿出來分析,告訴網友,這時代變得很快,其實國內的技術也漸漸跟上了國外的腳步,只要肯砸錢,其實也能做出不輸國外的特效。

只是在國內,這砸錢,不一定能帶來收益,反而可能像造夢這樣,虧出了個天文數字。

而這整個電影圈共同的努力,也在網絡版《深海孤島》上映時,終於達到了頂點。

時間一到,不少對這部電影已經有了解的觀眾陸續打開了網頁,開始播放。

他們對照著自己心裏記下的,之前看著的科普,在2D效果中,好像忽然看出了平時看不出的東西。

原來看上去只是一小會的這個群像鏡頭,其實用的是諸多攝像鏡頭拼接,如果是在電影院觀看,想來一定會很震撼,只可惜屏幕太小,看不清楚。

而這部電影也絲毫不像想象的沉重,反而中間穿插著不少讓人會心一笑的部分,即使是在最壓抑的場面,也很快會插入讓人放松的音樂和片段作為緩解。

等到看完電影,之前還懷揣著質疑想法的網友們坐在電腦面前久久沒能開口,他們忽然意識到,自己確實是沒能把這部電影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