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第4/7頁)

另一條,則是由刀爾戴剛剛緊急剪的視頻。

《信鴿》的拍攝,拍的不僅僅是主線的內容,還額外地拍了許多“注水”鏡頭,這些嚴格來說,基本都是該剪輯掉的廢素材,之所以留下,是怕剪輯出現偏差或者審查不夠,能用來作為補充填補的部分,主要內容,通常是一些日常、生活化的鏡頭。

而刀爾戴所剪好的這一條,則是將一對穿著旗袍的男女的生活鏡頭剪在了裏頭。

穿著旗袍的婦人今年剛嫁,頭發挽了起來,她手上掛著籃子,一路悠閑的從人群中走過,眼神溫和,找到了熟悉的瘦弱報童,她露出了隱瞞得不太好的憐憫情緒,似乎躊躇了一會,才將對方所賣的報紙一樣選了一份買下,回到了家。

丈夫中午歸家,新婚燕爾,先是抱住妻子,附耳說了些情話,然後哼著歌到家裏露台那的花草澆著水,不過許是陽光不夠足,他挑了幾盆放在了陽台邊緣,寄希望於能讓它得到更多的陽光。

盆栽裏的花草枝葉很長,壓彎了自己,還些許地往外垂著,不遠的位置,似乎有人正在匆匆地離開。

而這條微博,負責運營《信鴿》的小王配上了話題#替刀宥鳴給刀爾戴打分#,還不忘帶著表情,發著輕松的文字:“大家給今天的刀導打幾分呢?/傻笑”

刀宥鳴頭一個轉發:“不好不壞吧,中庸之作,為什麽不用長鏡頭?像是在拍攝澆花場景的時候,為什麽要俯拍?完全可以拍水流落在草葉之上,借物喻情,勉強60分吧,第一次作業,鼓勵一下。”

出現的導演可不止他一個,造夢娛樂的其他導演都收到了通知,被宣傳喊上了微博,在仔細看完後,各自發表了自己的評價。

“我很喜歡他選擇的色調,清冷又不過度,不過相對的,我就不太這裏喜歡氣氛渲染的辦法,我覺得氣氛還可以重點地烘托一下,要是我,會考慮重點收一下高跟鞋走在地上的聲音,混雜著人聲……”這是人在國外,剛下飛機的大忙人陳愛明。

朱旭芳導演打字很慢,等到大家都回復完了之後,才慢吞吞地發出自己的想法:“我個人覺得,像是前期的第一個鏡頭,如果是我來拍,應該會從腳往上,一點點地把女主的衣服拍攝出來,然後是首飾,點名女主的身份。”

何方明和樸穹燦回復得相對要少些,只說些自己的小技巧。

在這場團建裏,幾位導演最顯眼的特征,都是放在話間的“如果是我、要是我”此類的言語。

圍觀群眾們有不少這才注意到,原來這麽多導演,就算講述的是同一段劇情故事,也會選擇完全不同的切入點、運鏡方式、拍攝視角。

有了幾位導演們帶頭,網友們也就忍不住上頭了。

畢竟這可是頭一回,能在電視劇還沒拍完的時候,就開始“打分”,還是能暫時先忽略故事本身,好好地琢磨拍攝技巧的那種打分方式。

這其中有不少網友,純粹是享受這種打分的感覺。

萬物皆可打分,這個遊戲不錯,大概四星;這個小哥哥長得不錯,能有七八分;這部紀錄片太好看了,五星大作。

現在他們可是和刀宥鳴一個級別的“老師”,在給刀爾戴來個現場評分!很專業的那種!

一產生興趣,就忍不住點開視頻,看了又看後,就開始懷疑人生。

等等……刀宥鳴導演剛剛說什麽?60分算鼓勵,還有另外幾位導演,又說要怎麽改來著?改完後有什麽區別?可他們怎麽看不出能改什麽地方?

不能獨自發表自己言論的網友們看得目不暇做起了墻頭草,一會說這位導演的意見不錯,另一會又被另一位導演的意見挖了過去。

最後總有網友按捺不住,以非專業人士的觀點發表起了自己的意見,甚至下場對線,和人吵了個天翻地覆。

討論會帶來爭議,爭議又帶來熱度。

話題高懸不降,只要點進去選擇實時,走能刷出新的點評。

甚至到了晚上,還有電影學院的老師出現,選擇轉發,只說要讓學生們也來研究寫報告,只是這有字數限制的報告,估計又引發了學生們的一片哀嚎。

……

刀爾戴一直觀察著網上的情況,在確定風波過去,他松了口氣,忙給林濛打了電話。

他在電話裏說得最多的是謝謝,說得最少的也是謝謝。

“沒事,就是你的壓力挺大,之後如果一旦拍不好,大家都會看見。”

林濛也挺感慨,他為了替刀爾戴出頭搞的這一場沖動營銷,倒是真取得了驚人的成效。

網上到現在熱度都不帶消散的,完全可以預料到,除非刀爾戴把這部戲徹底拍毀,要不成績一定會挺好,畢竟自帶天然關注度。

只是……林濛想了想,總覺得有點不安,雖然今天又花了不少錢出去營銷,但是她怎麽就覺得這營銷真是物有所值,收益還比支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