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第4/7頁)

刀爾戴在心態上很自信,要知道他可是經過親爹千錘百煉的人,以往他爹在試圖給他喂資源的時候,那也是不計成本的,雖然負擔還是會有,可要是學不會忽略,人早就被憋死。

比起在那糾結,不如忍住,好好地把這部戲拍好。

在好友面前,刀爾戴保持了作為老大的氣勢,他總是輕描淡寫地回上一句——

“不用擔心,我們老板有錢,基操,勿6。”然後發完這條,刀爾戴的門總會被敲響,差點被打一頓。

無形炫富,最為欠揍,就算是炫投資商也不可以。

林濛和刀爾戴一前一後走著,刀爾戴人挺認真,他是有他的堅持的,既然老板給了足夠的錢,那他就得“服務到家”,把該展示的東西展示出來。

“馮砂進組後拍攝的效率很高,當初林總你同意選他確實沒錯。”刀爾戴偷偷地給老板捧場。

林濛沒接下這功勞:“刀導,演員是你選的,不是我的功勞,我只是負責做後勤工作,選中了一個合適的導演而已。”

……這,刀爾戴本想誇人,反而被誇,他情緒有些高漲,說起話來也挺快:“這幾天來拍攝一直挺順暢,林總你請進組的藝術指導幫了很大的忙,道具組的效率也比我以前合作的組更高。”

《信鴿》劇組的籌備,是林濛安排的,當初扣除掉演員和劇組人員的花費,按照《山後有山》的收益,還有得賺。

林濛沉思了一段時間後,忽然靈機一動,在《深海孤島》上找到靈感。

投資和收益,是存在轉化率的。

找個好演員、找個好導演、買個IP、請個好編劇……類似這種,相對而言,是投資能看得到回報的類型。

這種大部分時候,除了價格虛高的,都是一分錢一分貨,你砸了一百萬,最後一般也能有個小十萬的回報。

可有的東西,是砸下去,很難聽到響的。

林濛征詢了李和的意見。

當初李和為了寫《影客》在不少圖書館泡過,也認識了不少這方面很有研究的教授,他分別幫忙幫了研究民國史、民俗情況等的教授,林濛則幫忙聯系了學校,把他們請到了現場做指導。

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像是這樣級別的教授,年紀大了,也挺愛惜羽毛,不太樂意去做一些舒適區外的事情,所以即使起初林濛開了高價,他們也沒同意。

不過後來,倒是朱旭芳導演帶來了轉機。

朱旭芳當年在導演界叱咤風雲的時候,這些教授們也大多看過他拍的影片,對他有一點導演情懷。

再者是《你不知道的專業們》從第一季到現在正在籌拍的第二季,在國內不少大學、小眾專業那都掛上了名,學校那頭聽了,也幫忙從中做說客。

幾位教授們又上網查了造夢娛樂的風評,互相通了氣,就一致決定到劇組來幫忙。

這一進組,效果就來了,隨著錢嘩啦啦地往外撒,這細枝末節地講究也逐步提高,現在單從這些細節來看,已經基本挑不出大的瑕疵了。

刀爾戴有些躊躇,他還真有話想和林濛說,只是這件事還沒到非得鬧到投資人面前的程度,他正要開口,就瞧見前方拍攝場地那,自家好友正在拿著手機向他瘋狂揮手。

……?

這是在做什麽?

“刀導,這是?”林濛也有同樣的疑惑。

兩人不明所以,一邊往前走,刀爾戴一邊掏出了手機,才看了一眼,臉色就變得不太好看,愣在了當場。

“怎麽了刀導?”

刀爾戴看向林濛,嘆了口氣:“我爸來了。”

……

林濛倒是沒有想過,她今天來現場,還正好撞到了一場“父子相殘”的場面。

父子相殘這四個字還真沒用錯,在這個場合正好。

“我說了,這是我的劇組,爸你來做什麽呢?”刀爾戴氣得臉紅脖子粗,坐在旁邊喘著氣。

刀宥鳴說話不快,他喝著茶水:“你畢竟還年輕,我這個大導演來給你做免費壓陣還不好嗎?”他停了停,又說,“我懂你,你當然覺得你可以獨當一面了,但是我想我的經驗,總還是能讓你變得更好的吧?”

聽完了全程的林濛已經搞清楚了眼前這情況的起因經過。

無非就是個,小雞長大了想離開雞媽媽懷抱的故事,沒那麽復雜。

那頭的刀爾戴越想越生氣,口氣挺差:“您能不能讓我自己拍一次?我沒有那麽差吧?別的青年導演,不也都自己掌鏡自己摸索嗎?我願意聽您的意見,可再這麽聽下去,我到底是刀爾戴,還是第二個刀宥鳴?”

刀宥鳴沒生氣,眼神慈祥像是看著不懂事的孩子:“你要是能出師了,爸肯定讓你出師,可現在的問題難道不是,你還不夠成熟嗎?”

林濛聽到這,就覺得不對,正想攔,果然刀爾戴已經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