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第3/7頁)

所以在那時間段播出,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是必然的——就算不能賺錢,也會紅,這萬一呢?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看完成片,林濛也找到了一個,不應當在高考期間播出這類片子的理由。

朱旭芳同樣也看了過來,他眼神也有些許地疑惑:“是啊,林總,其實我不著急的,這片子放到明年播出也行。”

他的初衷,不就是希望這種片子能給孩子們作為報考志願的參考嗎?

林濛開口了,她將自己的理由盡數說了出來:“我觀察了一些類似的紀錄片,包括之前很有名氣的《修文物》等,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好的紀錄片,是對學生的專業填報有引導作用的。”

朱旭芳點了點頭,這不就是他們想做到的嗎?

“可是朱導,我又仔細想過了,這冷門專業,是我們投票、拍出來的,實際上這些專業,真的是有絕對代表性的嗎?”林濛提問道,“我們希望的是,讓現在的孩子、家長有渠道能了解到還有那麽多他們沒聽過、沒考慮過的專業,但不是引導他們去報這幾個專業。”

朱旭芳沉默了,他聽懂了一半。

事實上,紀錄片雖然是“記錄真實”,但其實又何嘗不是經過藝術加工呢?就和美食藝術片一樣,裏頭所描述的美味,可能是現實某些人棄之敝履的存在。

他拍的片子,他自己也看過,看完之後,不少人給出的感悟是:“如果早看了這紀錄片,我覺得我報XXX專業也很不錯呢。”

那麽沒被拍到的專業就不好嗎?或者說,他所拍攝到的專業,就一定有那麽有趣、那麽十全十美嗎?

“所以我想,這個時間節點是正好的,正好學生們有一整年的時間,來思考、發現,這個專業的好與壞。”

朱旭芳明白了,可他被林濛說得生出了擔憂:“那你說,萬一孩子們被我們引導了怎麽辦?”

他這紀錄片,總共也就二十集,最後一集還是總結盤點,能夠播出來的專業總共就十九個。

還有很多,因為當初投票和後續公布後沒被提名,就沒能選上,可那些專業,也不代表就不好啊?

“所以這就要靠我們宣傳了。”林濛事先已經想得差不多了,“到時候我會和小王溝通,讓她在播出的過程中跟進微博宣傳,到時候我們在每一集後面,也做個標注,希望看到此片的學生和家長,更多的關注我國各種各樣的專業。”

朱旭芳沒再反對,他反正是相信林濛的,就坐在那,繼續聽起了過後宣傳方案的制定,然後越來越滿意。

林總每回的宣傳方案,一開始看上去也許普普通通,可每回真開始了,基本都能引發無數的關注。

這就和他自己總能拍好東西一樣,應當是天賦。

……

《你不知道的專業們》和《我們的專業》最終定档在了同一天。

只是兩者的播出平添,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季盧導演之前拍攝的兩部紀錄片,都成功地在國家電視台播出,有了口碑保障之後,他的片子便也直接走了快捷通道,再度賣給了國家電視台。

至於朱旭芳這回拍的紀錄片……

林濛完全不用出去推銷,大江台和深海網私下互相扯了頭花後達成了一致,再度和造夢娛樂進行了合作。

只是紀錄片的價格還要比綜藝節目低些,不過也和市場價中高位的那些差不多持平了。

《我們的專業》宣傳的方法,這回也是另辟蹊徑,季盧直接和之前去拍攝的幾所大學合作,對方學校官方微博轉發,還請學生們拍了宣傳照,站成一排拉著宣傳的橫幅。

電視台上,預告也播了幾回,看到的人已經不少,在一些評分網站上,它已經被不少人標記上了想看的標志。

而《你不知道的專業們》的宣傳方式,則用的是“傳統”的在微博上發視頻的方法。

可和《我們的專業》區別最大的點在於……它這回發的預告視頻,特別的“年輕化”。

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年輕化,居然意外地不會引起觀眾反感。

朱旭芳還在辦公室,他這也是頭一回看這預告片,預告片是林濛和小王去剪輯室找剪輯師剪出來的,他至今還沒看過。

等到小王發布微博,他就即刻在辦公室裏點開了視頻。

《你不知道的專業》預告一開始,就是一個個出現的學生,旁邊的旁白是輕快的男聲和女聲在交替著說話,看上去年紀不大——

“我的專業,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基礎之一,是國家礦業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一員,危險又果斷,勇猛又細心。”

“我的專業,能深入地下,又能站上台前,能夠回望過去,又立足於此刻。”

“我的專業,它用眼、用心、用知識,去讀懂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