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第2/3頁)

按照慣例,拍攝完畢劇組人員是會最後聚上一次的,林濛在當地最出名的海鮮酒樓裏定了一個平時用來舉辦婚禮的廳,把店裏的招牌菜點了齊全,酒水不限,只要在劇裏能幫上忙的,包括群演都收到了請帖。

當晚廳內燈火通明,其樂融融,有一個能把劇組上下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的制片人,劇組人員之間,幾乎沒有發生矛盾的機會,現在坐在一起,便也其樂融融。

主桌上坐的是林濛和三位導演,還有幾位主演,這桌上只有度數低的啤酒。

朱旭芳坐在旁邊,長籲短嘆地,他有痛風,林濛便讓服務員把桌上的轉盤撤了,凡是有海鮮的菜色,都在他不站起來夠不到的那邊,至於酒就更別說了,連抿一口都不行。

林濛看朱旭芳心情不大好,便從包裏掏出了本厚實的劇本,放到了朱旭芳的手中:“朱導,要不要看一看?”

“這是什麽?”

林濛解釋:“之前和張成虎編劇一起來公司面試的,還有一位於西編劇,他寫的劇本那時還沒完全成型,我就讓他回去寫好了交來,這不,雙喜臨門,今天他也交了稿。”

朱旭芳很認可林濛的眼光,一聽她這麽說,見獵心喜,就非得馬上翻開本子:“我等等再吃,我先大概看看。”他口袋裏隨時帶著眼鏡,現在已經戴上。

旁邊的何方明挺眼饞:“林總,還有沒有多的?我也想看看。”

林濛打開包,能隱約看到裏頭還有兩本,她取了一本放到何方明的手上。

陳愛明眼神撇過來又收回去,見林濛沒有主動給的意思,厚著臉皮地伸出了手:“林總,我也看看?”蹭個劇本看總是可以的吧?他如願以償地從林濛那拿到了本子,立刻看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朱旭芳深諳粗讀劇本的技巧,他眉頭皺起:“這劇本……”

“好是好,但是拍出來,成績很難說。”朱旭芳猶豫著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這本劇本,頗有點聊齋的味道,將一個個的小故事串聯,每一個都意味深長,或者說像是寓言故事?朱旭芳難以找到確切的形容詞。

林濛點了點頭,她大義淩然:“說實話,朱導您也知道,我們公司呢,目前為止出品的一部網劇、一部電影都賺了不少的錢,我自己想了想,也希望拍一些更有口碑、更藝術的題材出來,這也算是為影視界做點貢獻。”

這話朱旭芳聽得順耳,作為導演不都多少有點自己的藝術追求嗎?只是有時候藝術和商業很難達成平衡,越來越多人把小成本和藝術片畫上了約等號。

但其實哪是這樣,有的藝術片也可以大投資,只是太多人覺得這樣虧損太多,不舍得罷了。

他又稍微翻了下:“這部劇得做特效,場景也多,不能全搭棚內景,還有爆炸之類的大場面。”朱旭芳搖了搖頭,“估計得花不少錢。”

林濛倒笑了:“朱導,你覺得我差錢嗎?”她神情坦然,一攤手的模樣,簡直給了周邊幾人一萬點暴擊。

朱旭芳不禁扶額:“對,你說得對。”他早就知道了,他們這位老板是個不差錢的主。

賠錢賺口碑,在錢夠多的人看來,還真是筆劃算的買賣。

“不過朱導,這部戲我可沒打算讓你拍。”林濛這話一說,直往朱導心裏戳。

朱旭芳不樂意:“那你還給我看這劇本,不是在饞我嗎?”看到好劇本,他就開始在腦海中模擬著敘事節奏,要先拍場景、還是先開對話,一幀一幀地都開始在腦海裏過了。

“我想請你做聯合制片,或者說藝術指導,幫忙把把關,我這段時間把你的每個作品都補了課,這種片子您拍可能不太行。”

她確實花了時間研究,朱旭芳的風格,是講究細節,節奏也不疾不徐,真要拍這種一兩集一個故事的劇,林濛覺得不太合適。

朱旭芳看了林濛一會,也只得點頭承認:“林總,你現在可也慢慢地成為了成熟的制作人了。”

林濛只是笑笑:“何導的話,和朱導您一樣,風格不太合適,所以我想請朱導您和何導幫我看看,圈內有沒有什麽合適的人推薦一下,這項目馬上就能啟動。”

旁邊的何方明也點了點頭,他對這劇本興趣不大。

朱旭芳摸著下巴若有所思:“我想想我認識的導演裏頭有沒有合適的。”

坐在旁邊的陳愛明手撫著劇本,眼巴巴地看著朱導,卻完全沒有吸引到朱旭芳的注意力。

……

朱旭芳在剪輯室裏待了很久,最近放風各種跑綜藝的莊思思和古東被喊回來唱了主題曲和片尾曲又走了,等到後期剛結束,林濛便開始和各家購片主任聯系。

她首先找到的,是被稱網友稱為一台的檸檬台。

檸檬台從十幾年前開始就是國內電視台的龍頭老大,他們的收視率常年位居國內電視台前幾,尤其是幾個電視劇劇場,只要能上,基本盤比不少電視台的收視率峰值都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