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4頁)

“左右整日悶在三清殿也無事。”

一個人待久了,容易想七想八的,李斯年現在陰晴不定的性格,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心理醫生,她要把李斯年的抑郁症掐滅在萌芽中。

程彥的話說完,李斯年涼涼的目光看過來,問道:“精鋼煉成之後,對李夜城來講,是如虎添翼,想來小翁主很是迫不及待吧?”

程彥挑眉。

這不是有病嗎?

自己不喜歡李夜城,不讓她提李夜城,他這會兒又一句話離不開李夜城了,存心給自己,給她找不自在。

程彥道:“你既然不喜他,就別勉強自己提他,給自己找不痛快。”

她本就不是伏小做低的性子,剛才理虧,一直向李斯年賠不是,可這並不代表著,她會一直如此,任由李斯年說話陰陽怪氣,讓人摸不著頭腦。

“精鋼與番薯一樣,是有益於國家民生的事情,我不止為兄長高興,更是為天下萬民高興。”

李斯年不置可否,程彥又道:“我邀你一同去看,是因為煉制精鋼的方子是你找來的,這是你的功勞,那些辛苦勞作的匠人也好,未來穿著精鋼打造的盔甲武器上戰場的將士也罷,他們應該感謝的人,是你。”

“我沒有搶占別人功勞的愛好。”

臨近六月,天氣已經很熱了,桌上沏的茶早已涼了。

程彥隨意抿了一口,只覺得心裏煩躁得很。

她本以為,梁州之行後,她與李斯年的關系應該會更親密一些,以後的合作,會更加默契,哪曾想,剛回華京沒幾日,便又吵了一架。

這一架還與上次不一樣,上次她尚且知道來龍去脈,這次完全是摸不著頭腦。

程彥心中煩,又覺得繼續在竹林待下去,她與李斯年會發生更激烈的沖突,便一口氣將杯中的茶喝完,與李斯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我這一宗宗,一件件,可都是為你著想?”

“你我二人一路攜手而來不易,你若對我有甚麽不滿,大可直說便是,我不是那種嬌滴滴、聽不進旁人話的人,你沒必要這般拐彎抹角,讓人去猜你的心思。”

李斯年眉頭微動。

程彥繼續道:“今日我瞧著你也乏了,我便先回去,你若有事,或者想通了,便讓忍冬傳信於我,我再來找你。”

說完這句話,程彥放下茶杯,轉身離開竹林。

李斯年看著她遠去的背影,一時氣結。

她一宗宗,一件件,全是為他著想,端的是清清白白,毫無雜念,原來梁州一行,她酒後倚在他懷中說的話,全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

二人各自氣悶,一個回竹屋看書,如何都看不下去,一個面對滿桌的美味佳肴,卻無半點食欲。

程彥兩大愛好,一是美人,二是美食,甚少有這種食不下咽的事情。

綠蘿並未隨程彥去三清殿,並不知道程彥和李斯年吵架的事情,見了頗為奇怪,只以為是下面人做事不盡心,給程彥添了堵,於是便道:“可是誰惹了翁主?翁主告訴我,我去將那人罵得狗血淋頭,替翁主出氣。”

程彥一手托著腮,興致缺缺,道:“李斯年,你去吧。”

“哦。”

綠蘿一改剛才摩拳擦掌義憤填胸的模樣,溫柔得直追字數,道:“翁主又在說笑了,李斯年清心寡欲的性子,怎能惹了翁主,惹翁主的,必然是其他人。”

開什麽玩笑,得罪李斯年的人,早就死得連骨頭都不剩了,她再怎麽莽撞的脾氣,也不敢去觸李斯年的黴頭。

程彥看了綠蘿一眼,道:“沒出息。”

半夏端來了養生湯,笑著問程彥:“這便奇了,翁主自梁州歸來後,便沒少誇贊李斯年,如今是怎麽了,好端端的,怎就生了氣?”

“我要是知道原因就好了。”程彥道:“一個大男人,怎就小氣吧啦的。”

半夏疑惑道:“不應該啊。”

“道家的人,最不屑一顧的,便是為凡塵俗世生氣傷神。李斯年當不至於為些小事與翁主置氣。”

忍冬綠蘿跟著附和。

紫蘇是跟著程彥一同去三清殿的人,雖說二人吵架的時候李斯年遠遠地把她支走了,可竹林實在清幽,程彥的話還是不免傳到她耳邊幾句。

只這幾句,她便明白程彥與李斯年為何鬧了矛盾。

紫蘇好心提醒道:“翁主是不拘小節之人,李斯年若為小事生氣,只怕早就將自己氣死了,翁主好生想一想,是否是旁的原因,比如說,翁主在他面前提李夜城提了太多次。”

她家這位小翁主,最是聰明不過的,可偏偏,在感情上一點不開竅。

先前的太子殿下李承璋也好,五皇子李承瑾也罷,甚至就連李夜城,在翁主這裏,統統都是兄長,可李斯年與翁主並非一同長大之人,又無半點關系,怎麽扯也扯不到兄長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