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4頁)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我是不會提這個的,何必讓人徒增失望之情呢。醫者仁心,有時候還得學會“區別”對待。

“公子過獎了,老夫能夠知道這種珍貴的膏藥,全托老夫一位師弟的福。

師弟醫術精湛,常年在都城裏給貴人們看病,有幸見識了這種珍貴的奇藥,寫信的時候,曾和老夫仔細描述過藥效和藥理,唉,可惜,老夫此生大概是無緣一見了。”

聽完老大夫的解釋,三皇子李銘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

如果這名老大夫一直待在這個邊遠小鎮,此生確實無緣一見玉顏芙蓉膠。

因為,這藥能被平榮公主搗鼓出來,並不是因為平榮的醫術有多高明,而是她使勁兒往這種祛疤膏裏面加好東西。

有些原料,是進貢到宮裏的禦用藥材,市面上根本不流通,只有皇室的人才有資格取用。

而且,這個玉顏芙蓉膠的藥性不穩定,保存期限非常短暫,幾乎就是現用現調配。

一瞬間,三皇子李銘的腦子中轉了很多念頭。

“看來,不能輕車簡從地慢慢回都城了,既然五皇妹平寧活了下來,臉上還有未愈的疤痕需要盡快治療,就得馬上聯系官府和本地的駐軍了。”

想到這些,三皇子遺憾地嘆了一口氣,按照他剛清醒之時的計劃,是不想這麽快就暴露他獲救的消息的。

趁著這次的事故,他可以暫時脫離都城那邊各路人馬的監視視線,在一段時間裏隱藏行蹤,一路上明察暗訪悄悄回去。

順便,再整頓清理一下他在地方上的人脈勢力,摸一摸其他皇子的暗線家底。

反正,送嫁的聯姻公主已經命喪海底,他自己也是九死一生,說不定在哪裏養傷呢。回去晚了,消息傳遞得慢了,父皇也不會真的怪罪他。

再請後宮裏的母妃和皇妹幫忙說說好話,訴訴苦,說不定父皇還會憐惜他的遭遇,對他心軟補償幾分。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他還沒有來得及聯系離得最近的心腹勢力,就發現平寧也死裏逃生了。

“沒想到,平寧倒是個有福氣的,竟然活了下來。也對,我和平寧都是有皇室血脈的貴人,自然能夠遇難成祥。”

想到兄妹兩人的共同遭遇,不自覺的,三皇子李銘對這個感情不深厚的嫡妹,倒是多了幾分惺惺相惜的認同感。

送別了老大夫,拜托主人家文家人好好照顧自己的妹妹,身體還非常虛弱的三皇子也回房間休息了。

李銘靠在文家給他收拾出來的床鋪上,臉上蒼白,精神不濟,但是卻沒有放任自己立刻休息。

他的腦子堆滿了各種假設和疑問,那場海難前後的各種細節,在他的心中飛快閃過。

“真的這麽巧,一場暴風雨就掀翻了整支船隊”

陷在回憶中的李銘露出一個冷笑“怎麽可能,出事時,整艘船上竟然連個呼救的人都沒有,肯定是有人提前動了手腳呵,想要我的命,我就看看,是哪方動的手。”

一夜過去,昏迷中的平寧公主氣息穩定,面色開始好轉,但是依舊沒有清醒。

三皇子早起散步,巧遇文家祖孫三代,略微談了談,話題不知怎麽就引到了朝政時局上。他驚訝地發現,這個偏遠的小漁村裏,竟然藏著學問見識都非常高明的飽學之士。

“文兄真是好才華,恕李某孤陋寡聞,之前竟然沒有聽說過文家各位賢達之士的美名,真是平生一大遺憾”

“當不得賢達之士的贊譽,李兄過獎了。”

文家最小的一輩男丁,也就是文慧娘的兄長文厚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過是多讀了幾本書,拿著先賢的教導給自己撐門面罷了,更何況,我一直窩在萬福村,不曾和外面的有識之士接觸交流,說出的觀點,實在是有坐井觀天之嫌。”

李銘重視人才,確實是禮賢下士的龍子鳳孫,猛然間發現了一個博學多才的隱士家族,怎麽能不打探個明白。

“恕李某魯莽,想請教文兄一個問題。”

“李兄請講。”

“我聽文兄言談,不像是無心家國天下的閑雲野鶴之人,怎麽不曾出仕做官,聞達天下,造福一方百姓

卻甘心守在這個小小的萬福村,教幾個垂髫幼童讀書識字,這不是屈才嗎”

聽到李銘的提問,文厚載的臉上露出掙紮遲疑的表情,半晌,他苦澀一笑。

“李兄,大丈夫存活一世,讀書明理,遵從先賢教誨,如何不想一展所長,有所作為

但是,哎,家訓如此,所以,我文家人雖然代代讀書習字,關注天下民生,七國風雲,但卻不得不困守於此啊。”

“文兄家訓是”李銘疑惑皺眉。

“哈哈哈,不談這些往事了。”

文厚載顯然不想多談自家的事情,他笑呵呵地打斷李銘的詢問,說起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