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阿靈阿哭笑不得,趕緊把這小老弟夾胳膊下面,好好給他順順毛。

和表面看上去的不同,阿靈阿其實不是個急性子,他是個凡事先謀而後動的人。那些揮拳打架囂張氣焰都是深思熟慮後算計清楚的。

這招瞞天過海,遮蔽了法喀他們的眼睛,但沒騙過康熙。正是看出這一點,康熙才會讓阿靈阿去江南。

而揆敘看著文弱,卻實打實是急性子。

當初在官學,也是他先往阿靈阿臉上掄拳頭的。阿靈阿真怕他沖動之下直接跑帥顏保府上去。

“消消氣,消消氣,是我被整了又不是你,你這麽激動做什麽。咱們大半年的不見,你怎麽脾氣見長啊?誰惹你了?”

揆敘咬牙切齒地說:“換你在翰林院試試,一群老頭每天搖頭晃腦,嘴裏知乎者也。皇上要擬個聖旨,一群老頭子能為到底用峻德崇功還是彪炳帝紀磨嘰個半天,你說是不是得把人給逼瘋了!”

阿靈阿在江南鬥智鬥勇,可心情舒暢和生活愜意。不像揆敘每日遭受心理折磨。

翰林一官起源於唐朝,古時能當上翰林就代表他是全國文學修養最高的人,負責為皇帝寫文章和諭旨。

到了明清兩代,對讀書人來說有一個翰林出身那比金子還珍貴。

老朱家的開國皇帝是要飯出身,雖說後來掃盲成功,那也就是小學生水平。

於是但凡國家各種典章禮儀,掛著皇帝名義頒發的各項上諭最後都要由翰林草擬潤色,皇帝看過後拿個大印章在後邊蓋章了事。

到了清朝,情形也差不多,努爾哈赤自己是個文盲,能說漢話但是看不懂也不會寫。

到了他兒子這,四大貝勒裏只有皇太極知道多學門語言有助於就業上崗,於是提早脫盲,但也就是個初中生的水平。

皇太極童鞋想想自己有拉攏漢人的必要,於是設立類似翰林的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找了一堆像範文程這樣的人天天給前明寫文采斐然感情飽滿的勸降書。

效果也不錯,哄了不少人投降。

到了入關後,依然遵照老傳統保留翰林院專門給皇帝潤色上諭。

一甲和二甲進士慣例打包進翰林,揆敘現在每天就寫點“空洞無味”的東西。

比如把康熙破口大罵的聖旨改的文明點,比如把康熙沒寫好的打油詩改漂亮點,比如哪個大臣翹辮子了給他寫個悼文總結些優點(且必須忽略缺點)。

進士裏面不乏三四十歲甚至是白發蒼蒼的老頭,一群大叔大伯裏混了揆敘這麽個年輕小夥,也難怪揆敘每天郁悶。

“鄂倫岱呢?”

“這老小子領了聖旨跑毛子國去了,都三個月了還沒回來,連封信都沒有!!”

揆敘這最後半句簡直是吼出來的,阿靈阿一縮脖子,好吧好吧,這孩子真是憋壞了。

“難怪我去江南這麽久一封他的信都沒收到,我還在想這小子是不是又添了什麽新毛病呢。”阿靈阿拍拍揆敘的肩,“沒事,哥哥現在不是回來了麽,以後郁悶了只管上我家來。”

珍珍挽著攸寧笑著說:“我們都上車吧,哪有站岸邊說話的道理。”

攸寧和揆敘是乘自己家的車來的,文叔也駕了一輛車來,於是他們四個人就有了兩輛車。

珍珍的手往文叔那輛車一揮。

“你兩坐那輛去。”

阿靈阿說:“為啥?咱們的車夠大啊,能容得下我們四個人。”

攸寧笑道:“小七爺,知道你疼媳婦,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可我們兩姐妹那麽久沒見了,小七爺就行行好,把你福晉借我一會兒,讓我們兩姐妹敘敘舊可行?你放心,我會好好照看七福晉的。”

珍珍輕輕捶了她一下。

“讓你胡說!”

阿靈阿這下是懂了,臉一紅,無奈地撓了撓頭,在攸寧的笑聲中拉著揆敘上了自家的馬車。

攸寧直到上了車還笑個不停。珍珍左左右右地打量了她一會兒,說:“喲,咱們大格格大半年不見的容光煥發,精神好了,笑聲也大了啊。”

攸寧說:“我又不像你,阿靈阿去江南辦差非要跟了去,我在京裏做我的富貴閑人,自然是好得很。”

珍珍壞壞地一笑,挽著她的胳膊問:“到底是富貴閑人養得好,還是咱們探花郎疼得好呀?”

攸寧是個純正的古人又長於深宮,不比珍珍的厚臉皮,她結結巴巴地說:“喲,瞧瞧這是誰家的媳婦,這麽貧嘴。”

珍珍抓著她不讓她躲,追問:“我是貧嘴的媳婦啊,我認,可你還沒回答我呢,探花郎對你好不好啊?”

攸寧一張小臉漲得通紅,左躲又躲發現躲不開,於是只能小聲地說了一句:“好。”

珍珍故意又問:“既然好,那你什麽時候讓我也當上幹娘呀。”

攸寧這下臉是徹底燒紅了,直嚷嚷:“我還小,還小!這事急不得,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