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科舉日常(5)

段家全家進行了新的階段。

代稱為:全家求學。

一開始, 段奶奶還只決定讓段大伯娘和段爺爺一起跟著孩子們念書,但是後來, 她突然覺得這樣不行, 要進步, 應該全家一起進步。

何況家裏一共就只有四個兒子,最小的那個離得遠她管不著,但剩下的三個兒子可是都娶妻了的。

雖然說兒子都是他們帶大的, 理應也是什麽都聽從他們的安排, 但若是只讓段大伯娘一個人讀書識字,讓她一個人聰明起來, 那不就是讓她這一房富裕起來嗎?

雖說有孩子在學,可孩子學怎麽比得上大人。

沒錯,在段奶奶眼中,大人的學習能力應該要強於小孩子的。

這麽想,大人的四肢都比小孩子大, 頭也比小孩子大, 就連活的歲數都比小孩子大, 那自然是他們要比小孩子的學習能力要強。

如此如此這樣一想的段奶奶覺得沒什麽毛病,為了全家一起發財,她下午就又改了主意,決定讓全家一起努力學習。

反正一頭羊趕著也是趕, 一群羊趕著也是趕, 總是差不離的。

至於她自己,反正她比較笨, 年紀也大了,眼睛也看不清,又有他爺在,她就不用學了。

段奶奶還特別機智的決定讓全家人在做飯的這個時間段學習,而她,就辛苦一下自己,犧牲自己的學習時間去做飯。

正好青恩之前才說他們家既然有了錢,也有了營生,就不必像是之前那樣一天兩餐飯,日後可以早中晚都吃飯。

這樣的話,家裏就可以在早中晚看書學習。

越想越覺得這麽安排剛剛好,段奶奶下午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了家人自己的想法,然後開開心心帶著四個孫子一道出了門,要去拜訪回來的夫子。

而段家全家人,就只能哭喪著一張臉,看著老太太和家裏的四個小孩子離去的背影。

在村裏辦了個學堂的夫子姓林,是個秀才,據說他之前也是年輕的時候一考就中,結果沒想到後來家中老父去世,他守了三年的孝,再去考,就怎麽考都不中了。

之後又這樣折騰了幾十年,弄的家裏一貧如洗,上京趕考的費用也沒了,家裏妻子又累的生了病,這才沒再繼續考下去,老老實實回來做學堂。

按理說他應該去鎮上或者是城裏這樣的地方做學堂,但這些地方之前都有了學堂,他也不好去跟人家搶學生,思來想去,就落戶在了段家村子裏。

村子雖然小,願意讓自家孩子來上學的孩子也少,但段家村好就好在山清水秀,而且周圍大大小小十幾個村子。

如果從地圖上來看的話,就是周圍的村子們構成了一個圓,而段家村就在圓的中心。

將學堂坐落在這裏,地皮也不貴,也受人尊敬,還方便周圍村子將孩子送來學習,束加起來竟也不比鎮上少多少。

對此,之前本來只是想要糊口有口飯吃的林秀才很滿足,手上寬裕了,又和妻子只有一個女兒,女兒還嫁出去了,他也就開始關注起那些家貧有上學之心但卻無錢讀書的學生。

比如段家的段青恩。

這孩子認真懂事,天賦也不錯,又有一顆上學之心,就算是無錢交束,也會天天趴在學堂邊上看林秀才講課,之後又在沙子上寫字。

是個好苗子。

林先生自己只中了個秀才,卻也不是沒有野心的,他雖這輩子都科考無望了,但他教出來的學生卻可以,若是他的學生能考上舉人,甚至是進士,那這輩子也算是沒白活。

於是林先生自掏腰包,不光免了段青恩的束,還給他紙墨筆硯,允許他看自己的藏書,帶著他進城見世面開闊眼界,完全稱得上是對這個弟子盡心盡力。

因為從未想過得到回報,所以在今日,打開門看到段奶奶左手拎著一只正咯咯咯叫著的活雞,右手又拎著一籃子的雞蛋,身後還跟著四個娃娃的時候,林先生是懵逼的。

“先生好。”

段青恩率先站出來,規規矩矩的給林先生行了禮,“近日家中得了營生,賺了些許銀兩,家中長輩這次是來補上之前束,以及讓弟子底下三個弟弟進學的。”

林先生這才明白了。

段家賺錢的事他雖然才剛回來但也有所耳聞,不得不說那個補身子的虎骨湯實在是讓男人聽了心動,只是他雖然心動的不要不要的,卻到底自詡是個讀書人。

村裏人是沒有這個顧忌的,偶爾一群男人們也會湊在一起說說這個事,再誇耀一下自己是多麽的龍馬精神。

但對於十分要臉的讀書人來說,這件事可就不是什麽能拿得出去的了。

這種事,又怎麽好意思出面去買。

讓林夫人去買就更加不可能了,先別說林夫人願不願意,就算是她願意了,那要是讓人看見,不就成了她不滿意丈夫那個啥,所以這才來買虎骨湯,想要那個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