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取字(第2/4頁)

湛冬見小妻子板正了臉,略有些慢緩的穿起衣裳來,也自覺的到拔步床帳外。來日方長,日後有的是時機替小妻子整衣穿戴。

朱繡和湛冬兩個都沒有叫丫頭服侍穿衣服的習慣,朱繡一面想瞧帳外天光,一面還算利落的穿戴好。

她從垂花柱下頭的小櫃中取出懷表看一眼,時辰果然不早了,新嫁娘次日要為公婆洗手做羹湯,總不能叫公婆一大早坐在堂上幹等著罷。

湛冬聽她下來腳踏,伸手把裏外三層帳幔都掛了起來,溫聲道:“不必急,咱們盥洗後先去祠堂。祠堂辰正叩啟。”

朱繡方松了一口氣,出了暖閣,對鏡中稍整衣裳,又親手給湛冬也理一理。

湛冬從昨日到今晨,微笑的次數比前二十年加起來都多,“拜完先祖,請添完族譜,咱們再去給爹磕頭,見一見族人。明日拜門可好?”

這拜門,就是回門,在新婚次日、三日、七日都可。早在親迎前,朱湛兩家就有默契,不教小兩口忒趕了,時間定在成婚後第三日。

朱繡心裏急轉,思索的不是這個,反倒是如何稱呼湛冬,是叫“大爺”,還是“相公”、“良人”,或者“夫君”?反不能叫“湛冬”“冬子”罷?

想了一遭兒,這相公、良人的,實在叫她不習慣,按時下風氣,原該叫“大爺”,只是往日稱呼別人都是帶著姓名的,如“珠大爺”,這還猶可。這直接喚,由不得朱繡不想起上輩子電視劇裏勾欄名將稱呼恩客的誇張叫法。

清了清嗓子,朱繡方低聲道:“都聽爺的。”

湛冬亦咳了一聲,耳根微紅,低聲道:“冬表字無竭,繡繡可有小字?”

朱繡搖搖頭,她雖正經地辦過及笄禮,但當時和湛家婚事已有默契,姆媽和舅舅就並未賜字。

“那喚做錦初可好?”湛冬低聲道:“冬者,四時竭也。故恩師為冬賜字無竭。繡者,錦心也。初,始也,從衣從刀,為裁衣之始也。錦初者,為春歌。”

朱繡微微一怔,忽想起很喜歡的一句前朝詩文:“‘初華錦繡舒,千林望如一’。”這般想著,也如是說。

湛冬猿臂輕攬,把朱繡攬在懷中,胸口微微震動:“是。可好?”

“好。”

好一會兒,兩個才喚外頭丫頭進來。春柳秋桂侍候朱繡梳洗,湛冬不用別人,自己往耳房裏去漱洗。

裘媽媽卻一徑往床鋪去,略作了疊被的樣子,就忙掀開繡被,搜尋出一方潔白素帕。

裘媽媽見上頭一團殷紅,臉上已笑開了花。朱繡從鏡中余光瞥見,不由得又有些燒臉,心下道,原來是收元帕來著,只是若擱在別人家,這元帕是要送到婆婆手裏的,可如今難不成得自己收著?

正思忖,卻見湛冬從耳房出來,已把他自己收拾妥帖。看一眼房內,湛冬道:“拿來。”

裘媽媽一愣,復忙把疊起的元帕奉上,見大爺拿過元帕,打開案上的龍鳳鏤雕紅匣,輕輕把元帕放入其中。裘媽媽分明瞥見,裏頭還有一綹用紅絲線細細纏繞起來的頭發,不由得笑的更歡實:她本想先收起來隨後再悄悄給奶奶的,不成想大爺這一成親跟開了竅似的,這可比她原來想的要好百倍。

朱繡強按捺下羞意,昨兒什麽都做了,當時不羞,如今更不能露怯。

幸而要開祠堂,不多時小夫妻兩個就起身。湛家本支族老及長輩辰正開祠堂大門,夫妻倆按規矩肅穆拜了祖宗,族老在族譜上鄭重添了朱繡的名字。此時,朱繡方才真正是湛冬元配嫡妻,百年後神牌要與湛冬放於同高位階說上,在這湛氏宗祠裏受子孫香火祭拜。

之後就是參拜公婆,湛家人少,只跪湛大即可,湛冬生母已在祠堂受了香,也不必再請出靈位。至於湛大屋裏的兩個姨娘,朱繡還是頭一次見,年紀大概二十五六歲,一個溫柔些一個貌美些。見禮時卻不需要朱繡伏低,兩個姨娘得向她先道萬福,朱繡微微側身,只受了半禮,又輕輕頷首還禮罷了。

湛大笑的極為開懷,見兩個姨娘拜見了,忙道:“你們退下罷。”又向湛冬笑道:“一會子你們叔伯和兄弟嫂子們就上來了,咱們快吃罷飯,別弄那些個虛禮。”

朱繡到底親手盛了兩碗羹湯奉上,湛大先將一碗放到身側右邊的正位上,笑道:“好了,你們的孝心,我和你娘知道了。都入座罷。”

這洗手做羹湯,朱繡只親手盛過,就算是過了這禮。

飯畢,朱繡回房重新換過一身滾狐狸毛紅襖裙,才又上廳來。方才那身正紅鑲黑邊的大禮服,過於莊重,祭拜祠堂正好,見外客卻不大相宜。本來祠堂後拜公婆也該換一身衣裳,只不過沒有外人在,湛大又不講究,湛冬不舍得忒折騰才經雨露的小妻子,執意不許,朱繡這才得以吃一口安生早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