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雙定(第2/4頁)

菊月哼道:“誰都知道那邊府上出了些事情,我們老爺清正矜重,還把老爺氣的病了一場,把上門的賈家人都推了回去。偏生姑娘是小輩兒,又在那邊老太太跟前養了兩年,老爺擋回去也就罷了,只姑娘這裏,卻是什麽都不能說,渾當不知情也就完了。平日好茶好料子姑娘都不往打發人給送去一份,這就很當得起孝順了。偏這個紫鵑,像戲文裏說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一門心思打盤算,尤其朝廷任命下來,更是常摸到姑娘耳邊嘟咕些不能接的話……姑娘心軟,本已把她調開了,這回出門,她又厚顏跟上來!回去定當稟明了林大娘,唯送她回她家去才能安生!”

黛玉垂眼,嘆了一聲:“罷。說這些作什麽,外頭的事和咱們不相幹。我只想著這兩年,我想念父母是什麽滋味兒,就不忍忒苛責別人了。只好生打發她回去罷了。”黛玉想起老太太,心中酸澀,老太太不是不疼她,不過是親疏遠近四字罷了。紫鵑服侍人一貫細心體貼,老太太跟前有這個人也好些。

朱繡心裏一思索,林老爺的官職,這太子少傅是‘職稱’,聽著正二品的太子少傅好像權勢多大一般,實則大抵是好聽,就是個虛銜罷了。權柄全看聖心,聖心在呢,自然有實職兼任,反之,就是捧著個名頭閑置了。林老爺的職務是暫管工部,恐怕是別處還未空出地方來,要不然不會這麽個模糊的任命。

只是有這個職務,就像舅舅教的,林家就能在京立穩了。又是工部,賈政幾十年工部主事未能挪窩,怪不得連紫鵑都不放過,叫她也出一把力。只不過,大抵又是後宅女眷的主意;榮府出的事朱繡早已耳聞,聽舅舅的話說,那位政老爺恨不得掩面而活,往日隔三差五還去工部應個卯,如今已兩個月不出門了,就連工部上官遣人去探問,也未露面,只說病了。

“我白囑咐一句:你向來待人寬好,只是這紫鵑回家去,旁的舊物也不必累贅搬動,給她幾身新衣裳釵環,並些銀子,倒更實惠,也不負她侍候你一場。”朱繡向黛玉說著,就看了杏月、菊月一眼。

菊月微微睜大眼睛,訝道:“繡姑娘是怕……”怕她夾帶姑娘私物?

朱繡一笑:“咱們往常看戲,戲裏不是常有那冒撞的人,並不一定是壞心,只是見識少想的淺,就好心辦了壞事。”一句帶過,又問黛玉:“林老爺可大安了?”

黛玉笑道:“病已好了的,只是我們家素來都有些胃經弱,如今多是吃粥將養。我正要跟你討些東西。我家的根基大抵在蘇杭一帶,如今只通州和京郊幾個小莊子的出產供應家裏。可用慣了你們莊子上的蔬果,不管是外頭買來的,還是家裏莊子的出息,總是不大合口。你們那莊子不小,若有多的送去我們府裏,至於買賣錢兩,自有賬房和莊頭打理,繡姐姐不許客氣。”黛玉無謂什麽虛話,她與朱繡交好,自然有事直說。林家的處事哲念裏,此才是長處之法。

朱繡聞言笑道:“這不必你說,我也要來吃大戶的。況且昨兒林安大叔已向莊子上定了百斛新米,想來你回去就有人稟明知道了。”黛玉如今已管了家的,雖還不甚熟練順手,可也越發進益了。只是她到底天生一副好雅厭俗的名士性子,聰慧有余,上心不足,故而還需老道的管家襄助。

黛玉笑道:“那就好了。”別個一字不提。

朱繡笑道:“這是世外仙株入了凡塵,文能提筆書畫,武能管家理事。才理順時是麻煩,做熟了也就習慣了,用不多久時辰。”

菊月捂著嘴笑:“阿彌陀佛,姑娘十足像了老爺,父女倆一起作詩論學問,好半天都不足。老爺看姑娘管家事,還抱怨忒費事,叫林管家好一頓念,這才罷了。”

黛玉拈起一個軟糯的茶果子,一面吃一面充耳不聞,杏月指著笑道:“老爺也是這樣兒,林管家念叨時候只當聽不見。”

引得幾個人都笑起來。

朱繡因道:“說起食粥來,我曾聽過一個不同的說法,你們倒是問問大夫是正經。”

黛玉心裏正記掛林如海身體,忙問:“這如何說?”

“粥易克化,也補人,虛弱的人吃粥是好。可長期食粥,就如同傷了手的人總不活動手指,漸漸手指就不如從前靈活;這粥好克化,長期吃,胃氣不動,五臟六腑都不用費力氣去消化,久之,胃氣更弱,更難克化其他食物。漸漸地,吃東西不克化,吃粥,重吃粥,胃氣更不足,更不克化,只能吃粥…就成了循環的常例了。我聽著新鮮,自己琢磨一回,倒也有些道理,你想想,是不是?”

黛玉聞言,思索一會,才道:“我也看過幾本醫術,確實有理。可父親如今吃別個都不太受用,可有什麽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