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榴花(第2/3頁)

“尋個家世清白,人口利索的,不拘守寡的和離的。總之別像趙氏似的,只要安分就行。”

裘管事苦了臉,這看著要求不高,可實際上比找個穩妥的黃花閨女還難呢。況且這事還得私底下辦,不能請官媒婆,只能多尋幾個妥當的私媒人尋摸。

直到二十六日,請托的幾個私媒人依舊沒丁點消息,當中更是有個打了退堂鼓的:“你家老爺這忒耽誤事兒,沒出閣的黃花大閨女有的是,可這合適的寡婦奶奶我上哪兒找去,況且你們還緊著成,腿都跑細了!貴府的這事兒我辦不成,只你也放心我嘴嚴著呢。跟您說一聲,您另請高明罷!”

裘管事只得好聲好氣又奉上紅封把人送出去了,得,都中還是忒小了,往通州、直隸打聽罷。

湛家的馬車往城外去,榮國府的四人轎正往皇宮大內去。

聖上曾下旨意:每月逢二六日期,準其椒房眷屬入宮請候看視。這二六之期說的是每月十二日,榮國府怎的二十六進宮去呢。

原是今年端陽日元春晉封貴妃的緣故,正值宮中賞午,賈母等人不能進朝謝恩。緊接著初十聖上又因金蓮邪風龍顏大怒,一並連十二日的入宮請候都不成行。到底是皇後寬厚仁愛,恐薄了賈貴妃,在當今面前求了情,才有這二十六日的看候。

王夫人坐在轎中,只覺這一回前面沒有老太太的八人大轎走著,著實晌快。

到入了宮門,王夫人自然得先去皇後宮中磕頭謝恩。

“……連主子娘娘身邊掌宮嬤嬤的面都沒見著,只叫太太跪在宮門外磕了頭……您看?”抱琴疾步進來,附在元春耳邊道。

這不是主子娘娘給求得恩典麽,怎麽好似連一點體面都不給太太呢?

元春深吸一口氣,把眼裏的熱意壓下去:“知道了。你去迎太太,不許多話。”抱琴只知恩典,卻不知這恩典燒手,若是她先知道,必然得傳話不令太太進來——整個五月,就連官員上任都要延遲,以避開毒月,更何況宮裏覲見請安。滿宮女人,沒一個敢在本月請候的,唯獨自己娘家。這恩典給的只是圖個好看,誰叫你真來呢。

此時元春真有些怨怪了,離下月十二統共只有十來天,什麽要緊的事,這十幾天都等不得了?

王夫人扶著抱琴的手,滿臉是笑的進寢宮來。

母女兩個閑敘了幾句寒溫康安的話,抱琴借故把殿內的四個宮女都支使出去。

王夫人忙道:“娘娘大喜,可見聖上隆恩!為娘娘建的大觀園榴花才入五月就開的極紅艷旺盛,我就知道娘娘必然有喜事,如今果然應驗了。”

聽說石榴花開的好,元春神色一頓,帶著紅寶赤金甲套的腴白手指撫向腹部,如今她有位無寵,這兒女從何來呢。

王夫人一見,忙笑道:“石榴多子,花開的那樣好,娘娘不必心急,日後必結好果子。”只是她此時還不知道,大觀園那幾株石榴,開花這樣盛,到了仲秋卻結果極少,縱有,也都青皮石蛋一般,沒等成熟就落了。此為後話,且先不提。

元春強笑道:“我正有一事要與太太商量。那大觀園景致極好,又耗費巨大,白放著豈不寥落可惜,何不命她幾個姊妹們居住進去。這房舍多了人氣,也好打理養護,太太意下如何?”

王夫人擺手道:“不可,這園子原是為迎你歸省所建,她們姊妹住進去容易,請出來卻難,明年省親豈不麻煩?”

元春笑道:“這歸省有一回就是僥天之幸了,哪兒能歲歲如此,太太很不必為這個打算。這事情我想了幾日,本要下月給府中傳諭,太太既然此番進來,便先告訴太太知道。”

王夫人一愣,知她已決定了的,不能改其意,只得答應下來。

就聽元春又道:“大觀園中軒館房舍盡夠的,寶玉自幼在姊妹群裏長大,不比環兒,若其余姊妹都搬將進去,獨留他一個,乍然冷清,倒怕他不自在。只是我盼他成器,若是能就此扳過他的性子,使他讀書上進,那是最好;若他很不暢快,那不妨令他也進園中居住。”又勸王夫人:“不嚴不足以成材,可過嚴則恐生憂慮不虞。”

一時勾的王夫人想起賈珠來,免不得淚水漣漣。

母女兩個對坐抹一回淚,賈貴妃方似想起來什麽,問道:“家中姊妹,黛玉、寶釵、湘雲各擇一處,還有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再加上寶玉,此不過擇選七處,仍有多余的。我在家時,倒是與那個叫朱繡的丫頭熟慣些,這丫頭亦是極有運勢的,才幾年,倒和寶釵平起平坐了。聽說老太太極喜歡她,是嗎?”

王夫人不解其意,納罕道:“那丫頭是有些運道,可到底是個奴才秧子的根底,娘娘怎的說起她來?上回也是,特地囑咐好生待她。娘娘可是有什麽打算?只是那丫頭早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