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還淚 了結(第3/4頁)

雖大多是杜撰或道聽途說的故事,但仍可見人說的話對這些神怪之物卻如同法旨一樣。

朱繡從前一心指望自個的‘金手指’,偏偏迄今為止,除了幹巴巴的三點功德,這東西有跟沒有似的。朱繡自個揣摩這個,還是在賈寶玉被賈瑞沾了糞汙,晴雯私底下說他那塊通靈寶玉都不亮堂了、恐被偷換,再有那段時日黛玉自己納悶淚少了的話,朱繡才上了心。後頭又引來了癩頭的和尚,和尚說什麽‘再不可被汙濁沖克’,叫朱繡心裏更有了些把準。

既然這穢物辟邪的話是真的,那其他的是不是也是真的?

故才有了今日這戲,朱繡籌謀已久,只是往日她是個丫頭,與這府裏的姑娘、小爺兒,說笑一二句俏皮話倒還使得,若果真坐下論些什麽‘甘露’‘佛法’,卻是不成的。

三春姊妹又坐了一會子,也家去了。黛玉和朱繡早先一步命人把這紫蕊白牡丹茶送去她們屋子了,除了各姊妹與鳳姐、寶玉處送了一兩這茶並兩木盒茉莉龍珠,賈母處送的是助克化養胃氣的老君眉,邢王二位夫人皆是新下的龍井,李紈處則是女兒茶。

人散了,黛玉方拉著朱繡問:“你今日說出那些話,全不似往常口吻,鬧得什麽鬼兒?”

朱繡笑道:“不過是在家無趣,偶然聽老人家說古,說什麽‘因果欠還’的話,叫我吃心了,這不就魔障了,今兒倒拉著姑娘正經說那些箴言佛理的。”說著,就笑:“姑娘要笑話我,我可不依的。”

黛玉心中仍有些疑惑,只是被那句“因果欠還”勾住了神思。

朱繡看她沉思模樣,因道:“詩經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姑娘算是‘投我以甘露,還之以甘露’罷?”

黛玉卻沒注意朱繡這話完全不帶她自己,那意思只說投黛玉甘露的。黛玉的嘴裏反復咀嚼念叨“投我以甘露,還之以甘露”,一時又怔怔的發起呆來。

杏月伏在朱繡耳邊悄聲道:“姑娘這是怎的了,好端端的發起怔來?”不等朱繡說話,她自己反倒笑了,這話問的傻氣,往日姑娘也常這模樣,不僅發呆,還會落淚,常愛邊拭淚邊寫幾句詩句。幸而菊月讀出來,那些詩句雖有感懷,卻並不傷己,朱嬤嬤和陳嬤嬤只道不傷姑娘的情志,就隨姑娘去罷。她們私底下都說,大抵從古到今的詩人才子,都有一幅花雪肚腸,她家姑娘也是如此。

“好姑娘,把你們藏在窖裏的雪梨給咱們一筐。姑娘犯了春咳,眼看著又要換季,熬些梨汁子喝,外頭買的總不如你們莊子上的。”杏月又笑央。

黛玉尤沉吟,朱繡腦子裏忽然一聲“叮,獲得功德一點。”渾身一松,只覺神清氣爽。她這才把懸了整半年的心放下來,總歸是有效果的。

她心道,只怕你們姑娘的咳嗽很快就好了,再不至於年年都犯的,嘴裏笑道:“這值什麽,怎麽忽喇巴當正經事情說起來。早怎麽不告訴我娘,一句話的事兒,何至於斷了姑娘的湯水。”

桃月湊過來嘻嘻笑道:“還有幾個呢,朱嬤嬤早看見了,哪用得著咱們言語。繡姑娘,你還不打她,她是變著法兒調侃你呢!因朱嬤嬤早說要把那莊子給你作陪嫁,前幾日又說你將大喜了,才有她這話。”

朱繡能怎樣呢,只得依著如今姑娘們的做派,低頭吃茶不答,作嬌羞狀。

稍後,青錦過來,兩姊妹說些體己話兒。自打金釧兒被擡成姨娘,王夫人自覺屋裏的丫頭都大了,早有放出去或給其父母或配小廝的打算,青錦的‘舅母’已求得了恩典,待今年榮國府放人的時候,就可把青錦贖回家去。說是贖身,照舊例看,不僅不會要身價銀子,還會如外賞些銀兩舊衣出去。

菊月看青錦過來,又是忙著送熱茶果子進來,又是命小廚房做些合青錦口味的菜肴。朱繡瞅一眼青錦,不料青錦兩頰緋紅,比她這個要定親的還像害羞的模樣。

朱繡來了興致,忙拉她道:“怎麽個情況?”

青錦那般大大咧咧的性情,這會兒也紅了臉,半晌朱繡才知道緣由:原來這世上果真是有緣法在的,青錦的舅母不過是個李鬼,但朱繡怕出了岔子,在北外城墻不遠的街巷買了一處小院,青錦家去吃年茶都是去那邊兒。誰知菊月的哥哥楊林立門戶,也在那邊買了宅院,又很有些巧合風波的……這一來二去,楊林上了心,打聽時卻發現是菊月在榮國府裏相好的一個姊妹。青錦的人品模樣,楊家兄妹是一萬個可心,只等著青錦出去,楊林就打發媒人上門了。

朱繡羞她:“我可是你娘家人了,很該先告訴我知道,這會子才說,看我不作那難纏刁鉆的娘家人才怪!”

青錦只道:“只怕你比我還快出門子呢,誰作那個刁難人的還說不準呢!”這話原是頑話,大家一笑並不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