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監之後(第2/3頁)

程舅舅冷笑:“這用妻子嫁妝撐門戶的人家,哪裏好了。”見他姐姐眉頭皺起來,才道:“錢老太太和錢太太不是一條心,這老太太有心計,從不對兒媳婦貼補養活娘家說什麽,可焉知她心裏不願意。若果真無怨言,就不會傳出這老太太給孫子相看親事的話了,錢太太娘家好幾個正適齡的女孩子,有的都及笄了也沒急著說親,這意思,姐姐不明白?”

朱嬤嬤一愣,馬上反應過來,怒道:“可真是!……”

程舅舅笑道:“這兩婆媳都是作戲的高手,外頭可是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過,若不是查到錢氏娘家好幾個女孩子都沒定親,我也想不到,可既然讓咱們翻出來了,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呢。”

說著話鋒一轉,“再者,我也舍不得叫繡繡頭頂著兩重婆婆過活,這樣的人家,再好我這裏也過不了。”

把個朱嬤嬤都氣笑了。

程舅舅從懷裏掏出來一疊子折在一起的紙,獻寶道:“別提那什麽錢啊金啊,我這回是真看中了一個小子,這小子家裏有家資,自己也有本事,長得也俊,最要緊的是他家裏什麽外祖母、祖母連同親娘一並都沒有,咱們繡繡嫁過去能當家,不吃氣!”

叫朱嬤嬤啐一口,笑罵:“這是什麽話,我還指望著日後繡繡有婆母疼愛呢。”可臉上已是春和景明一片,說話間,手上就把那紙接過來。

程舅舅分外得意:“可不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麽!這小郎君,不是,這指揮使年少有為,才弱冠就靠功勞做到六品指揮使。家裏也清白,很有些底子,身邊也從來沒那些個花花草草的,都這個歲數了,著實也不容易。最要緊的是五城兵馬司分作中、東、南、西、北五司,他分管的就是東城,咱們放出風聲,他自家撞上來,這封厚信就是他家送來的。”

這樣的好事,倒叫朱嬤嬤疑惑了:“若真有這麽好,何必來咱們家求親,說涼薄些,世人結親,必圖一樣。這家若是聘個上官之女,那怕是庶出,也說的通情理。”說著晃晃那疊子紙,這竟是封自來的信?

“況且,這‘湛’姓可不多見,咱們沒打算把繡繡嫁到那動輒幾十分支的旺族裏去,可也沒想著再給孩子尋個孤戶。我看這頭一頁籍貫上,這孩子還是個獨子,就更不行了,日後若有事連個臂膀都沒有。”

朱嬤嬤才看了一頁,就忍不住問。

程舅舅笑著接過那紙,笑道:“姐姐想想,當日義忠老親王謀逆時,不是有個湛姓的城門旦立功麽,若不是這個人死撐著沒打開城門,如今可還說不好呢。這姓湛的城門旦帶著親兄弟和族人共三十四人,一直撐到老聖人的親信衛軍來才開的內城門……誰能料到外城門和皇城門都算好了,偏生當間最不起眼的走囚車的‘死門’,內城宣武門出了岔子,叫個城門旦看出了貓膩,這城門旦還膽大包天,一包巴豆下去,十來個精兵就廢了,他自己帶著兄弟族人守住了……”

朱嬤嬤恍然:“原來是他家。”

程舅舅笑道:“可不就是他家麽,這湛家忠義,退的也利索。這湛小子就是城門旦湛大的獨子,雖他家只這兩個男丁,可湛家祖爺能生,湛大足有七個親兄弟,況且早分了家,要人有人,也不是一大家子一處糟心事多。你別看他家不顯山不露水的,家底子可厚著呢。”

程舅舅低聲道:“這也是兩家的緣法。你道為何他家看中繡兒,原不過是咱們家和湛家底裏是一樣兒。”說著眼裏就泛了淚光:“我雖掩飾的好,可是什麽樣姐姐也知道,就說義父,日後他老人家功成身退榮養了,這關系也是瞞不住的。就是現在,也是大夥都知道的‘秘密’了,經不住打聽。繡繡有個內官的外祖,這好說不好聽……”

朱嬤嬤一揚眉,道:“這有甚好遮掩的!孩子……”

不等她說完,程舅舅雙手壓一壓道:“姐姐要說的話,我都知道,只是世人多看輕鄙夷,這也繞不過的。姐姐聽我說。”說著就從那疊紙裏頭把第二張抽出來,拿著道:“湛大這一支是過繼子,他爹過繼給了一個對族中有大功的內官,這老內官見過繼子扶不起來,就一意叫他生兒育女過安生日子,可孫子輩如湛大和他那幾個兄弟都是他一手教養的。這老內官活的年歲長,就連這樁親事的湛小子都是老內官調養過的。湛家不僅認這祖宗,還堂而皇之的從不避諱。湛家是內官之後,咱們繡兒亦是,這親事亦有這個緣故。”

程舅舅“嘿”一聲,又笑道:“那姓湛的老內官義父也知道,這可是個能人,當年義父還從他手底下做過差事呢。湛家只要還能保有這位老內官的一半家財,那就了不得了!”

朱嬤嬤想一想,還是把自己心裏最要緊的一句話問出來:“這孩子,依你說有能為,有家資,偏還長得好。可這二十多年歲的小爺了,身旁從來沒有過花草,就算貓不偷腥,但我可不信就沒有往他身上湊的。這裏頭……,不會是……這小爺有什麽不妥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