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皇商家的姑娘(第2/4頁)

丫頭們對眼看看,忙不叠的搶:“我去請二姑娘!”“我去三姑娘那裏。”下剩的沒搶著的只得低頭向梨香院去。

梨香院裏,寶釵親自從紅緞子布上鉸了兩塊頂針大小的圓片子,取來一瓷盒太乙拔風膏藥,銀簪子挑出一些來在銀匙裏用小火烘軟了,才用簪子攤在圓片子布上。鶯兒舉著一面玻璃靶兒鏡子,寶釵服侍薛姨媽貼在兩太陽上。

薛姨媽照了兩照,笑道:“還是得靠我的兒,你哥哥那孽障,又是好幾天不著家了。外面的人又肯奉承他,都瞞著我。鎮日裏跟個沒籠頭的馬似的,多早晚給他娶房厲害媳婦,套上籠頭,他才知道我厲害!”

寶釵看她母親氣色還好,才強笑問:“哥哥沒回來,那咱們家的夥計可來稟告過媽了?我恍惚聽說內務府的差事已分派下來了?”

薛姨媽笑道:“聽誰說的?咱們家倒還沒接到。不過,你大姐姐出了頭,看在娘娘和你姨媽的面上,明年的差事也差不了。”

提起這個,薛姨媽仿佛很高興的樣子,傷風頭痛都好不少,“我的兒,吳貴妃的庶兄封了一等輕車都尉,這可是正三品的爵位,也只比這府裏大老爺身上襲來的矮半頭罷了。那庶兄弟尚且如此,寶玉的前程能差了?你姨媽可是不用掛心了。”

寶釵心裏煩悶,暗自思忖道:也只吳貴妃的庶兄受了恩封,母親未免高興的太早。更何況老太太心裏怎麽想的,誰也摸不透。

薛姨媽見她坐在那裏,有些出神,不大像往日溫文模樣,忙問:“我兒,你怎麽了?怎的這時辰忽然家來了?”

寶釵回神,忍不住道:“昨日,姨媽說話時叫了雲丫頭一聲‘大姑娘’,媽也知道姨媽向來是這麽稱呼的。可誰也沒想著老太太吃心了,晚上擺飯的時候賞菜,當著姨媽和鳳姐姐和一屋子人的面兒,說‘將這粥送給你們薛大姑娘吃去,這碗獅子頭和這盤子雪花蹄髈給雲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竹筍豆腐湯給玉兒吃去’。”

薛姨媽臉色都變了,忙拉著寶釵道:“當真?”

寶釵心裏委屈,但見她母親這樣重視,只得笑著寬慰:“只是一句話罷了,媽也不必擱心上。只是媽也該管管哥哥了,娘娘要省親,這府上個個忙的腳打後腦勺,就連林家的姑父都打發人來包攬下別院裏所有帳子幔子,簾子圍搭。那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的,不光是銀子,也省了這裏多少事情呢。哥哥來了,搭把手也是好的,況且還有咱們家的買賣,都中乘著各家興土木蓋別院的時機,賺了多少!只咱們家的鋪子,我看這賬上,沒比去年多多少去?”

提起薛蟠,薛姨媽也是滿腦子官司。跟他的長隨稟告說這孽障幾日都宿在錦香院裏,才花了九百九十九兩包下一個叫“雲兒”的頭牌姐兒,那起子沒王法沒羞恥的,還在錦香院後樓辟出一間屋子,用紅綢子裝飾了,讓薛蟠和那個雲兒‘拜堂’,說是要宿夠一月才罷。

薛姨媽氣的頭疼,偏生這些糟汙事兒還不能叫寶釵這個女孩兒知道,一並連這府裏的老太太和姐姐也得瞞著。

“提他做什麽,他不在我眼前,只怕我還能多活兩日!”薛姨媽用指尖揉著太陽穴。

薛寶釵知道母親這是覺著自家拿出十萬兩給姨媽,助這府裏蓋園子,自以為百事都有把準了。可一想程家已得了內帑差事,她就忍不住心慌:“媽聽我一句,內務府新點的采辦,都已吩咐下差使了,如何咱們還沒得著音信?哥哥素日忒信重咱們那些買賣承局的總管掌櫃,別被人蒙騙了才好。”

薛姨媽狐疑的看一眼,寶釵向來是個穩重性子,若非是準信兒,再不能這樣一而再的說這些添堵的話。這麽一想,也有些忙亂,要知薛家縱然曾有百萬家資,可這一年年的打點饋送,各處生意又都連年消耗,薛蟠最是個慣常一擲千金的主兒,這家底子眼見的就虛了,只是白擔著個“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偌大名頭。

若還是先祖‘紫薇舍人’之時,這皇商買辦之職不過就是兼任的一個職權罷了,薛公飽學之士,那時候的薛家亦是書香繼世之家。只可惜後面的子孫未能考中入仕,反經營商事很為精道,正補上各家族老親們的短板,薛家不得已改換了門庭,饒是如此,單從薛寶釵的教養和博學上,還能窺的一絲先祖之風範。只可惜,薛父早喪,薛蟠連同薛姨媽都不能支撐家業,連個朝廷賜封的官銜都沒有,只剩下這皇商的招牌。

這當真是薛家立足保業的根基了,若這個倒了,就連榮府也要換一副嘴臉了。

薛姨媽怕的心驚肉跳,忙道:“正有跟著你哥哥的老家人在,都是積年的管事了。這裏頭的事體,一問便知。”

一時隔著屏風幔子見了,薛家老掌櫃見瞞不住,才吐露了實情:明年的采辦雜事,內務府早已分派下來,薛家領的依舊是宮花的差使。就連錢糧,薛蟠業已支領過了。若不為這個,他也不至於躲到妓館裏,還打算住一月,這顯然是怕薛姨媽念叨、生氣,盤算著氣消後再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