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改名兒(第3/4頁)

賈母笑道:“我才說‘春水秋香’,正想著秋茶的香氣呢,不想姨太太就來請我了。我這老厭物,還有些口服的。”

薛姨媽又向黛玉道:“我不吃茶了,才在家用了,姑娘不用倒了。”杏月嘴角微抿,仍舊用官窯小蓋鐘奉上茶去。

說笑一會,賈母因道:“你們姊妹們自去各處遊逛罷,不必緊著我們。只有一樣,若今日想不出個好名兒來,我可不依。”

二位嬤嬤留下陪賈母說話,黛玉和眾姊妹並寶玉一齊出來。寶玉今日又沒去學裏,原是拿著賈母‘幫你妹妹想個好名字’的話兒當聖旨搪塞賈政,賈政極看不慣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卻一時也沒法子。無奈把火壓在心裏,只等著以後尋著由頭狠狠整治他一回。

“好妹妹,好不容易你回來了。偏因著我上學,越發難見著你了。”賈寶玉心中品度黛玉,越發超逸了,不覺得上前要來拉她的手說話,一時把湘雲、寶釵都冷落了。

寶釵笑著四處打量風景,湘雲卻冷笑道:“可再休提‘上學’兩字,前兒你那個小幺兒在學堂裏大鬧了一場,幸而老爺還不知道,若知道了,還不知道氣成什麽樣兒呢。”

寶玉忙轉身作揖,央道:“千萬在家別說這個,好妹妹,老爺也才自在幾日,何苦為著我再叫他老人家生氣……可恨那些須眉濁物,一味地針砭論政,老爺聽得多了,也益發憂慮家國起來。殊不知朝廷受命於天,豈有錯的,他們只圖自己能邀名忠烈,全不顧朝廷顏面……”

這話說得,黛玉微微蹙眉:若在小時候兒,她不知世情,尚且還聽的進去,思忖著也有二三分道理;可自打母親去後,她只剩父親,不自覺的開始關注時局邸報,才深深覺察到這太平盛世底下的不安穩。寶玉在這裏高談闊論,是因他華服在身、珍饈入口,卻不知一場風雨就能使成千上萬百姓流離失所,父親那般嘔心瀝血,不就是因為朝廷銀庫空空,連賑災的銀子都東拆西補麽。

“天底下多少好官兒,安民濟世,鎮撫一方,二哥哥這話豈不叫人心寒!二哥哥志不在此,有魏晉名士之風,這是二哥哥的好處。可男兒立世,達則兼濟天下,亦未為不可。”黛玉想起父親,直言道。

就連薛寶釵、史湘雲都覺此話有理,只賈寶玉聽了,失魂落魄的:“林妹妹,你以前從來不說這樣的混賬話!”

薛寶釵笑道:“原來這是‘混賬話’麽,你不喜仕途經濟,可也不準別人願意麽,才說你如今長進了,可又這麽著。”

倒是湘雲,若有所思,一時看看寶玉,一時又瞅瞅黛玉和寶釵,心下自思道:二哥哥往日深敬她的,我再想不通因由,卻原來為這個。罷,若二哥哥不喜歡,我以後不勸他便是,反正但凡旁人有的總不會少了他去……

襲人來送檳榔荷包,見賈寶玉臉色不好,忙拉他一旁勸道:“姊妹們一處,說說笑笑便罷了。你若認真同她們生氣,豈不辜負了素日的情誼?況且你昨晚上高興的那樣,想出那些個好聽別致的名兒來,此時不說,難道你忍心敗壞了老太太的好興致?”

史湘雲看寶玉無精打采的,在石階上笑道:“襲人姐姐也忒精心了,送的是什麽?”

雖時下的年輕公子都常佩戴檳榔荷包,但賈政最厭這些個東西,說這都是浪蕩子的玩意兒。襲人不敢叫人知道,只笑著回:“他一心給這院子想出個好名兒,昨晚上且用功了呢,誰知今早起來頭疼鼻塞的。我送鼻煙過來,叫他嗅些痛打幾個噴嚏出來,通了關竅罷。”說著,真就拿出一個山水人物的小指長的扁屏來,遞與寶玉。

湘雲笑道:“既這麽著,心裏定是有好的了。今兒必然要壓過咱們去了。”

寶玉忙擺手:“昨晚上未見便胡亂作些兒,今日一觀,都不妥當。”

寶玉知襲人不過借故來看他,就是那檳榔荷包亦是可有可無的,一時心裏感激,一時又湧上來一股膩煩。只是他慣來捧著女孩的面子,當下接過來倒出一些在虎口上,嗅入鼻中,一股辛涼直入腦門兒,痛打了一個噴嚏才罷。

“好痛快!”寶玉一面任襲人給他擦拭眼淚,一面又覺方才的不快都隨著去了,心情復又好起來。

寶釵笑道:“這個還罷了,有那外國進貢來的洋煙,那個酸辣才入勁兒呢。我那裏正有,回去打發人給你們送去。”

寶玉忙趕上來謝她不提。眾人一處又喧騰熱鬧起來。

朱繡站在院中,遠遠聽見看見,不覺得想,這賈寶玉還真是狗脾氣,一會兒陰一會兒晴的。況且那些個人,他一下賠笑這個,一下又奉承那個,就連跟著的丫頭也不冷落,可當的好一個‘中央的空調’去。

眾人早已走出去細看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