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鵲橋仙會(第2/3頁)

將洗凈的藕切碎,用石磨磨成藕漿。

那些婆子使喚人從別處搬來個大些的石磨,朱繡青錦兩人用的是藥房裏的小石磨。

磨漿的時候得邊投藕料邊加清水,大石磨加的是小茶房裏拿的甜井水,小石磨這邊兒,朱繡從藥櫃上拿下幾個大竹筒來,加的是竹筒水。

她們姊妹在藥房裏,也沒旁人,青錦就作了起來,轉的那小石磨滴溜溜的,朱繡加料都跟不上,熱的滿頭大汗。拍了青錦兩下,這傻丫頭才笑呵呵的慢了點。瞅見那竹筒的水剩的不多了,趁朱繡不注意,搶過來就倒到自己嘴裏。

氣的朱繡笑也不是惱也不是:“我缺了你的水喝了是不是,這水是生的,你就敢喝!桌上有我的杯子,那一茶壺你都喝了去。”

青錦砸吧砸吧嘴兒,笑道:“一想起這是繡兒一點點從荷葉子上攢的,我就覺得好喝。”

朱繡就噴她:“你又沒好好看我教你的字!你看那竹筒上,這刻的什麽,你念給我聽。”

青錦苦了臉,直到看見那幾個字才又喜笑顏開:“這幾個我認識,雨水……這是雨水?”

朱繡哼笑了一聲。可不是雨水,這雨水逢著大雨的時候,半個時辰就能接一大盆……

磨好了藕漿得倒入白紗布袋裏沖洗,下頭用幹凈木盆接著,直到白布袋裏只剩藕渣,漿液都流到盆裏為止。

外頭的婆子也盡心,這藕漿磨得細膩均勻,出的漿液可不少。

只是兩廂一對比,朱繡就發現這蘊養過的藕出漿可要多多了,外頭統共得了六盆,自己這一邊一筐就得了兩盆。

濾漿過後就是等著漂漿,這就得等著它沉澱了。屋裏這兩盆沉的又好又快,都不用再取上頭的粉漿另用盆再沖洗一回。外面的就差點兒,得取中間的粉漿放在另一個盆內繼續用清水攪稀再沉澱。

沉澱好的藕粉用布袋包好,瀝幹水分後,就得把濕藕粉暴曬,直到藕粉坨子用手一碰就碎,才算做成了。

下剩的得磨時間,朱繡就請幫忙的婆子散了,拿了些糖水黃桃給她們,一人分了一海碗。青錦不饞這個,她私底下吃的多了,磨著朱繡同意明兒等她來了再忙,就撒腿跑了。

見狀,朱繡把剩下的小半壇子糖水黃桃也分了,那些粗使小丫頭端著自己的小碗美滋滋三五一群的吃去了。

“你倒大方,那糖水黃桃老太太也愛吃呢,你就都給分了。”鴛鴦從小門進院裏來,笑道。

朱繡渾不在意,“這個時節反正也放不住,她們這些小的,正愛吃這些甜玩意呢。老太太愛吃,我入秋了再做些,冬天都能吃到這桃子。”又問她,“你這會子不在老太太跟前,跑回來做什麽?”

鴛鴦攤攤手,笑道:“還不是你,忙哄哄的做什麽呢,老太太都知道了,說中午那碗蓮藕排骨湯著實受用,非叫我來瞧瞧你又鼓搗什麽好吃的呢!”

朱繡就順勢把蓮藕和藕粉過了明路。

鴛鴦回去,嘴又巧,幾句話哄得賈母喜笑顏開,道要賞朱繡三五兩銀子,不能叫她費心又吃虧。

——

七月初七這天,朱繡邊想著王熙鳳那裏怎麽還沒有動靜,邊為賈母的眼鏡盒子打絡子。就見賈寶玉興沖沖的一頭撞進花廳,穿的一如既往的鮮亮,腰上一個“鵲橋仙會”的荷包尤其顯眼。

便是應景,但這賈寶玉才幾歲,哪兒用的著這個。朱繡凝神去看,不是晴雯的活計。只是跟著賈寶玉的丫頭,除了晴雯女紅最好,其他人不過爾爾,繡不出這活靈活現的荷包,那這是誰做的呢?

這疑惑在心裏一過,朱繡也不理它了。只是還未過午,她坐在花廳一側的窗戶邊,就聽到後面墻根下賈寶玉的唉聲嘆氣的聲音傳來:“那荷包叫太太給摘走了,說我不好帶這個,叫老爺看見了生氣。”

另一個聲音就急了:“太太還說什麽了?……二爺…您告訴太太是我胡亂繡的了?”

“哪能呢,本就是我見了好看硬跟你要的,哪兒好意思說呢。太太問,我說從鳳姐姐那裏拿的。”

那聲音顯然松了口氣:“今兒是女兒乞巧拜月的日子,我繡那個不過是應這個景兒……”

“鵲橋仙會”和“乞巧拜月”可半點挨不上,這話說的也太牽強了。不過這賈寶玉果然是個香餑餑、唐僧肉,往日有雲妹妹,前兒剛來了寶姐姐,如今又有個惠珍珠一旁眼巴巴瞅著。

朱繡一聽就知道那說話的人是花珍珠了,往常都說晴雯的繡活好,今日一見,這珍珠的活計做的也不差,配色花樣也更討賈寶玉喜歡。

只不過王熙鳳就忒慘了點,眼見著分娩在即,她哪還有心思準備這些男女之間的小情趣呢,人家還不知道的時候就被兩重親的兄弟扣了一頂屎盆子。

朱繡瞟了一眼窗外,這裏離那兩個說悄悄話的地方還隔著兩間耳房呢,那是個三面環墻的犄角旮旯,常人在耳房裏也聽不見,不得不說這花珍珠會選地方。只是她今日這算盤可打錯了,只要王熙鳳一發動,王夫人聽到信立刻就能猜出賈寶玉撒了謊,到時候不追究查探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