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端午(第2/3頁)

王夫人與有榮焉,她想接妹妹一家進京,固然有照料她們家的想法,但最重要的卻不在這上面。一來,是寶玉與那雲丫頭越發親密,寶玉翻年就九、十歲上了,王夫人生恐弄出個青梅竹馬的醜事,到時不娶進門都不成了,叫她後半輩子都與兒媳相看兩厭,如何能忍;二來,薛家豪富,自去年送元春入宮,王夫人便元氣大傷,一直想弄個幾千幾萬的填補私房,苦於總沒個機會,若薛家客居於此,想來這些銀子不在話下。

至於她說的令薛寶釵勸導指引寶玉,自然也是真心話:那史湘雲慣愛大說大笑引寶玉喜歡,可模樣上卻稱不上出色,若再來個容色上佳的姐妹,不怕寶玉不回心轉意。至於那些婚嫁聘娶等語,說這個還早呢。

周瑞家的自覺把握住了王夫人的心思,便笑問:“可是太太極愛那位表姑娘,想聘給咱們二爺?”

聞言,卻不料王夫人卻把臉一沉,冷道:“才說了寶玉還小,又說這話!不過是請親戚家的姐姐教導教導他,哪裏就有這些話出來!”

周瑞家的忙跪下打嘴巴子,賠笑道:“奴婢越發昏聵了,可不是麽,咱們二爺好時運,日後大姑娘出息了,就是王侯家的小姐也聘的。”

王夫人這才作罷,聽周瑞家的提起元春,愈急切起來,放下金陵的信件,立時就寫信誠邀。

半月後,薛姨媽接到京中來信,見信中言辭懇切,也動了意頭。實在是薛蟠不爭氣,端陽賽龍舟時把金陵知府家的小公子頭給打破了,費了好些人情、銀兩才抹平了此事,但城中生意也很受了影響;又兼她不明賈家把女兒送進宮的真相,只以為賈元春真是因德才被宣進宮的,再有內務府下放的采辦買賣遠不如從前油水豐厚,也不覺生了送女兒搏一搏大好前程的念頭。

薛蟠是早呆膩了金陵,正想去往第一等繁華的京都去遊興呢,聽聞此信喜得無可無不可,便百般歪纏他母親,好教他母親答應。待薛姨媽一點頭,立刻就命內外打點行裝細軟,恨不得明日就出發。

——

這日新雨後,蓮池裏粉白的荷花亭亭玉立,高低錯落,荷葉上的水珠兒瑩瑩剔透,與荷花相映成趣。朱繡帶著草帽,自己搖著小舟兒摘蓮蓬。一面割取果實飽滿的蓮實,一面用竹筒收集幹凈荷葉上的水珠兒。

幾年前她突發奇想,把水盛在新鮮竹筒裏,再存放到翠華囊中去。不料這天馬行空的法子卻給了個大驚喜,存在竹筒裏的水竟然也能被翠華囊滋養,那水拿出來,雖不像那些靈泉異水能夠洗精伐髓的神奇,但長期的服用,也能夠強身健骨,排毒養顏。原本水質越好,擱翠華囊裏頭越久,效用也越強些。

朱繡用滋養過的甜井水做的七白膏,效用就好得很;而久存的玉泉水做出來的,那效果比外面賣的鉛粉也不差了,這時代女子喜用鉛粉敷面,就是因為抹了鉛粉,皮膚馬上就顯得細嫩滑膩,吹彈可破了。

唯一不足的地方在於裝水的竹筒擱在翠華囊裏,隨著時間,那水會慢慢減少,朱繡最早存的一筒水,到如今打開水只到竹筒的一半高了。

這也足夠人拜謝天地祖宗了。若栽沒個缺陷,豈不是她存幾筒水,到她死的時候拿出來,那水就成了瓊漿玉液,能活死人生白骨了,那她就該疑神疑鬼,害怕驚懼了。

朱繡用最早的一批水釀了兩筒藥酒,請人捎去揚州,後頭就有來信說喝了這酒,賈敏夫婦二人的身子骨比往年要好些,林家管事千恩萬謝的,知道她不欲張揚,偷偷送來好些禮物。這已是意外之喜,朱繡就想,人不能太貪了,這運道已是不敢想的,得知足。

這會兒,朱繡一手拿著翠綠的竹筒,一手稍稍一傾荷葉,那上的露珠、雨珠兒就滴溜溜的滾落到竹筒中去了。接滿一筒再換另外的竹筒。翠華囊裏單辟出來十個格子放竹筒和竹筒水,這些竹筒都是特意買的毛竹的竹筒,個個都有一掌寬、小臂長,經過滋養後像玉質一般觸手生涼。竹筒上用小字刻上何年何月、何處收集、何種水。

滋養過的水久服都能強身健體,沒什麽副作用,但不同來處的水還有不同的用處。譬如梅花雪,沾了梅花的特質,對疏肝和中、化郁散結的效用最好,但采集梅花雪太繁瑣了,幾年下來,朱繡也只存了兩筒,還不舍得用。

那些雨水倒好得,泡茶也妙的很;至於露水,朱繡慣愛采荷葉上的,量多易得;且中醫說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露水則有清熱潤肺、消暑除煩之功,二者效用相似,所以荷葉上的露水是最相宜的了。

正兢兢業業充實自己的藥庫水庫,忽聽見岸上喧嘩起來,穿紅著綠的丫鬟興沖沖的四下亂跑,青錦張望著朝她揮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