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命運(第2/5頁)

為什麽呢?很簡單,誰也不知道這旅程到底有多遠,到底要走多久,大家都想活著抵達終點。休眠艙減緩人類機體運行,衰老緩慢,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延長了壽命。

而聯合國政府力求做到的,不是公正,而是平均。

譬如種族比例,每個殖民團都是所有種族按比例分配,落實到每一艘單獨的飛船,也是力求達到這一標準。

誰也不能保證離開地球的人就一定能活下去,也許說不定某一艘飛船就會成為最後的火種,只有全種族按比例分配,才能保證所有膚色人種的延續。

在男女比例上,則是按照1.5:1的比例分配。

比起姜妙上輩子華國的1.04:1,這個比例可以說得上嚇人了。若按照一夫一妻來計算,那麽每三個男人中就有一個找不到老婆。

聽起來就像是動亂之源。

會這麽想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因為善良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在聯合國政府的火種計劃的人口分配方案裏,已經把“女支女”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了。

那個時代的基因水平決定了男人的體質更強,惡劣環境下是更重要的勞動力、生產力,所以更多的男人上了船。

而在嚴格控制人口、限制生育的前提下,一部分男人既然沒有繁衍的需求或者說資格,那麽剩下要解決的不過是生理谷欠望而已。

一名女支女可以解決很多男性的需求,起到安定社會的作用。

女支女從哪裏來?

按照火種計劃的分配方案,每一艘船都要涵蓋全人種、全年齡、全職業。意味著每一艘船便是一個社會。

上了船的人並不是在船上白吃白喝,每一個人都要在船上找到相應崗位,或者進行其他的什麽生產活動,才能換取生存物資。

所以每一個“船社會”都是按照人類社會的形態循環運行,生生不息的。

只要有人類社會的存在,色情行業便永不斷絕,總會有女人或者自願或者失足或者被逼迫成為女支女。

在分配方案上,聯合國政府的方針非常明確,只求做到“平均”。

只要做到了“平均”,對於其他的,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個時候,能挽救二十億人,能保留地球火種,政府已經竭盡了全力。

至於公正,這標準要求太高了。

因此常見的現象是,休眠艙都被有錢人或者人脈強大的人謀到了手裏,窮人則要日夜工作換取生存物資。

同一個行業,譬如律師,有名氣有錢的大律師去了更大更好的船,沒名氣沒錢的小律師去了破船、舊船。

能不能抓住更高的生存幾率,全靠自己。

但諷刺的是,就姜妙這個生存星域的歷史來看,睡了休眠艙的富人們沒有活下來,甚至也沒有留下後代。

他們都老死在休眠艙裏了。

他們選擇休眠艙,當然是為了延長壽命直至抵達一個全新的宜居星球。

然而這趟旅程的長度遠遠地超出了他們的預期,而那個時代的休眠技術也遠遠落後於現在。

誠然,在路上人類確實革新了許多技術,比如引擎,比如生命循環系統,比如采礦和冶煉,然而卻獨獨不包括休眠艙技術。

所有這些被革新的技術,都有需求作為其推動力。人類需要加快前進的腳步,所以革新引擎;人類需要生存,所以革新生命循環系統;人類需要在沿途那些不宜居的星球上采掘礦物以補充飛船所需資源,所以采礦和冶煉技術都被推動著革新了。

休眠技術卻沒有需求——那些對此項技術有需求的人,都躺在休眠艙裏休眠呢,沒人能張開口說“麻煩把休眠艙也革新一下,讓我們活得更久一些,拜托了”。

而那個時代人類的自然壽命也不過在七八十歲而已,所以當殖民團的人在路上繁衍更叠了九個世代之後,一個接一個的,休眠艙裏的人漸漸失去了生命體征。

在登船時這些人絕對想不到,他們花高價、動用最有力的人脈才求得的,原來是自己的棺材。

空出來的休眠艙並沒有被廢棄,源源不斷地有人被送進去。

被送進休眠艙的人都是感激涕零的,因為比起僅僅是偷一塊面包被被宣判死刑,在真空室裏被處死,然後屍體回收作為肥料循環利用,他們的處罰要好得多——每個被關進休眠艙的人都幻想著等醒來的時候,人類已經找到了宜居星球。

當然命運這個事情真是很難說得清,在大航海時代,休眠艙裏死過很多人。卻也的確有在最後降落在第一顆宜居星“吉塔”星上時,有破損嚴重,全員死亡的船上,卻有睡在休眠艙裏的人幸存了下來,一直撐到了雙腳踩到了真正的泥土,曬到真正的陽光。

而一些稗官野史的傳說裏,總有人信誓旦旦地聲稱,在大航海後期,資源極度匱乏,很多動輒被處死的“罪人”的屍體回收了並不是做“肥料”之用,而是直接進了別人的肚子。而處死他們的罪名僅僅可能只是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及時回到自己的艙房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