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說來也巧,地藏閣分舵所處的位置距離八仙樓不遠,是跟八仙樓僅隔了兩家的隨三娘鯗魚鋪。

這鯗魚鋪沒有牌匾,但鋪子外面有兩個木架子,掛著各種各樣的鹹魚幹,大的有半人多長,小的不過只有小拇指大。兩個木架子上的魚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因為對比強烈,很能吸引路人的目光。

鋪子雖無牌匾,卻勝過很多有的,又因為她家鹹魚幹比鮮魚便宜,還耐存放,每天光顧的客人不在少數,生意非常不錯。

店主隨三娘是一位年三十一歲的寡婦,方圓臉,微胖身材,見人便笑,說話聲音清脆,應酬起來更是八面玲瓏。

據八仙樓的廝波何安介紹,八仙樓烹飪所用的鹹魚也都買自於隨三娘家,口味好,價格便宜,滿汴京都找不到比她家更劃算口味更好的鯗魚鋪。

汴京的清晨,街上也不乏有人來來往往,因為大宋的富裕指數非常高,是整個中國史上最富有的朝代,所以百姓們都很懂得享受,不做早飯出來吃的不在少數。

崔桃帶著王四娘和萍兒,隨著人流來八仙樓吃早飯,特意選擇了靠窗的位置,順便觀察了下隨三娘鯗魚鋪的情況。這會兒鯗魚鋪才開門,沒什麽人。她們吃完飯從八仙樓出來的時候,但剛好吹來了一陣晨風,能聞到一陣鹹魚味兒。

崔桃隨後去了鄰街茶鋪,在雅間內與韓琦等人匯合,

她特意招呼李才過來,問他是否記得當初他們跟地藏閣刺客交手的事兒。

“當然記得,一輩子都忘不了,當時幸虧師父機智,漫天撒錢,救了我一命。”李才應承的時候,不忘用崇拜的目光看著崔桃。

崔桃問他當時是否聞到那些刺客身上有鹹魚味兒。

李才撓撓頭,仔細想了半晌,不確定對崔桃道:“好像沒有吧,如果聞到了的話,當時肯定就說了。”

“我也沒聞到。”崔桃道,“制作鯗魚,不論是風幹、火烤,還是煙熏,都也逃不過有味兒。”

李才沉吟了下,“倘若只是在那裏暫住,不參與做魚呢?”

李才可不認為那些江湖刺客,會有什麽閑心在平常閑著的時候去做鹹魚幹。

崔桃給李才舉個例子,“咱們那日吃鍋子,吃的時候你可覺得自己身上有味兒?”

李才搖頭。

“吃完了呢?”崔桃再問。

李才對這方面倒沒注意。

李遠忙表示身上味兒大著呢,他一回家就被他妻子孩子聞到了,都追著他問都吃了些什麽好吃的。

王釗跟著附和,他更衣的時候也聞到了味兒了。

當時大家只是吃了一會兒鍋子,還在外面,都染了一身的味道。如果在一個人在每天都制鹹魚的鋪子裏暫住,身上是不可能染不味道的。

王釗連連點頭贊同:“崔娘子擔憂得不錯,鯗魚鋪的魚味兒是避免不了的,若在那鋪子裏呆得稍微久些的人,身都會沾味兒。那些刺客身上沒有,還有約崔娘子在城隍廟見面的那名玄衣女子身上,也同樣沒有。莫非消息有假,不是這魚鋪?”

“刺客身無魚味兒卻不能證明這鋪子就沒問題。”韓琦淡然地端起茶碗,飲了一口。

王釗等都不懂韓推官這副高深的樣子到底是什麽意思,都看向崔桃,照例希望她給大家解釋一下。

“三重包圍,韓推官的顧慮果然是對的。若消息可靠,一定跟這鯗魚鋪有關系,要麽碰巧那些刺客不住在這,要麽是這鯗魚鋪連接了另一處地方。”崔桃說罷,馬上拍馬屁贊嘆韓琦的‘三重包圍’舉措明智至極!

王釗等人恍然明白過來,這鹹魚鋪原來只是個招子,有地道或其他什麽方式連接到另一處。這樣來往的刺客只是偶爾路過一下鹹魚鋪子,只要滯留的時間不長,身上自然就不會沾染太多的鹹魚味兒。

片刻後,張昌從外頭趕回來,告訴韓琦,鯗魚鋪相鄰的幾處宅院他都打聽清楚了。鯗魚鋪左鄰一個裁縫鋪,右鄰一個胭脂水粉鋪。後面毗鄰的三家鋪子則正在大家如今喝茶的這條街上,跟鯗魚鋪正‘背對背’的是一家茶葉鋪,左邊是棺材鋪,右邊的鋪子則荒著。那鋪子看似常年閉門,屋頂長了許多荒草,門板都釘死了。門板上還貼了不少符紙,扯著紅線,符紙有新有舊。

“那家鋪子我知道,三年前的大案。男人殺了一家十口,連自己孩子都沒放過。”李遠是開封府的老人了,知道的自然多些。

崔桃請李遠快講一講這大案的具體情況。

“原是一家胭脂鋪,生意很好,男人老實巴交,很勤快,鋪子裏裏外外的打掃搬運都由他來。但他做不得太精細的事,比如制胭脂水粉這些他都不行,也沒有商人的精明,不大會算賬。女人卻很厲害,能張羅著在外采買好料,制得而來的胭脂頗受汴京內的小娘子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