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同行

韓彥再三保證,甚至還帶著舒予去了一趟遼東軍大營,親自聽了鎮國公對此事的安排,這才勉強打消了她的疑慮,同意了他們的計劃,但是要求萬事都要以小望之的安全為第一要務。

鎮國公私下裏跟韓彥感慨道:“師弟妹是真的關心小望之啊!我們都有所不如……”

舒予只是單純地將小望之當成自己的孩子關心愛護,而他們卻不得不將小望之的身份放在第一位。

韓彥神色黯然,悵然嘆息道:“我也不想如此……可是,苟且偷生一輩子並不是長法。”

更何況,按照前世的經驗,元嘉帝駕崩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到時候大周內部派系林立、各自爭鬥,外又有瓦剌虎視眈眈,不斷劫掠邊地,各處的百姓都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眼下唯有確立正統繼位之人,才能勉強控制住內部混亂的局面,也讓野心勃勃的瓦剌不敢輕易對大周用兵。

而正名立身的小望之,才能徹底擺脫隨時都可能被暗殺的命運。

鎮國公點點頭,昂然道:“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間,自當堂堂正正、頂天立地,隱姓埋名、忍辱偷生,那才是恥辱!

“更何況是皇嗣,天家血脈!”

事情就這麽說定了。

接下來的時間裏,整個遼東府看起來與過去沒有什麽分別,然而私下裏卻風雲暗湧。

舒予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目光恨不能黏在小望之的身上,生怕一錯眼他就出了什麽差錯。

小望之如今愈發地懂事了,見狀沒事的時候經常陪在舒予身邊,娘倆兒的關系倒是愈發地好了。

韓彥怕舒予不知道情況一個人瞎擔心,每次帶小望之出去之後,都會告訴她甥舅倆要去哪裏,鎮國公安排了那些護衛,等等。

回來後,第一件事情也是告知舒予此行的詳情,免得她擔心。

時間就在舒予擔憂、放心又擔心的循環往復中一天天地過去了。

等到夏去秋來,京城裏也傳來了確切的消息,在眾臣的懇求之下,面對瓦剌連日來的擾邊舉動,元嘉帝終於同意將今年天子秋狩的地點改在遼東府。

卻堅持不肯再往雀子山去。

韓彥等人的目的只是讓元嘉帝同意來遼東秋狩,然後借機將小望之送到他面前而已,所以見狀便不再多關注此事,將精力都放在經營遼東府上。

借著讓小望之接見重臣的機會,鎮國公清理掉了一批潛藏在遼東府的各方勢力,其中就有攀附趙貴妃而發達的人。

這些人倒沒有多費什麽功夫,直接交給王繼高去處理。

作為一同走趙貴妃路子而謀官的人,他們私下都有聯絡,這會兒正好“一鍋端”了。

好在鎮國公為人公正,眼下遼東又經不得大動蕩,所以只要未曾犯下大錯,他都未曾也能因趙貴妃的緣故而施加責罰。

如此一來,整個遼東,官場上下為之一肅,也算是意外之效。

七月流火,暑氣漸消。

八月初,學堂復課。

韓彥按部就班地授課,得到召令就前往遼東大營當值,偶爾帶著小望之一起去“見見世面”,與往日並沒有什麽分別。

整個獾子寨依舊如往日一般寧靜安然,大人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歡笑宴然。

莊賢曾經來信給韓彥,詢問是否要將小望之的身份秘密告知值得信任的親朋故舊,卻被韓彥拒絕了。

一來怕有人心生異志,橫生枝節;二是若真如此便不免又結黨謀逆之嫌——遼東就不一樣了,乃潛龍之地,要的就是上下一心,並不懼結黨。

莊賢接到信件,又和韓遷商量一番之後,便把這件事情給放下了。

他現在頭疼的是,謝之儀沒事兒就喜歡來找他小酌兩杯,言語之間頗多試探,只怕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可是對方不挑明,他更不敢在韓彥再三叮囑不能外泄小望之的身份的情況下,主動問及此事。

事後去尋韓遷商議此事,對方也是一臉驚訝,說是事關親子和親外孫的生死,除卻韓端,並未向他人泄露半分。

莊賢思前想後,確定自己沒有露出過什麽馬腳,只得將此事拋在腦後,專意眼前之事。

八月底,隨同秋狩的名單終於擬定了。

六部尚書皆未隨行,連同內閣人士留在京中負責處理日常政務,各部侍郎則擇一隨行,身為戶部侍郎的謝之儀恰好在此之列。

韓端和莊賢本不在名單之列,但是一想到韓彥在遼東所謀之事,兩人五內如焚,在和同樣留守京中的韓遷商量之後,便想法子疏通上下,終於被加在其中。

至於同行的妃嬪,自然是只有元嘉帝最為寵愛的趙貴妃。

為此,元嘉帝特地囑咐帶了許多趙貴妃慣常使喚的宮人器具等等,甚至超出了帝王的規制,生怕遼東地區偏僻窮乏,委屈了趙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