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頁)

她習慣地在被中摸索著去與他十指交扣,卻意外觸到異樣粗糙,頓時僵了僵。

李恪昭將面龐深深藏進她如雲披散的秀發中,任由她慢慢從被中扯出自己的左手來。

李恪昭的手向來是歲行雲極喜愛的。手掌寬厚,十指修長,指腹略有薄繭,漂亮而有力。

可此刻,這只手裹著厚厚傷布,哪怕一圈圈纏繞得密密實實,卻還是依稀能看到滲出的血跡。五指似也不太能握緊,顯然傷得不輕。

“你怎麽會受傷?!”歲行雲大驚失色,本就沙啞的嗓音突兀拔高了調,難聽至極。

那夜李恪昭有她貼身護著,近前還有衛朔望、無咎、伏虎、天樞,每個人在激烈廝殺中,都是奮不顧身在全力保他。按理說一根頭發都不該掉的啊!

李恪昭雲淡風輕地答:“李恪揚偷襲我時,有人在你背後揮劍。”

他之所以沒留心到側面的五哥偷襲,還任由歲行雲與自己換了位置,是因他瞧見有把劍正刺向歲行雲的後背。

換位後那須臾,歲行雲一氣兒幹掉了李恪彰、李恪揚兩個,而李恪昭則以左手死死握住了那柄刺向歲行雲後背的劍,並順手扭斷了對方脖子。

他淡聲寬慰道:“太醫說,只是往後左手不太靈活,並無大礙。”

“我倆傻的吧?殺成一鍋粥的混戰,卻都只顧盯著對方後背。打的什麽絕戶架。”歲行雲心疼又著惱地捧著他的手,白眼連連地抱怨。

片刻後卻又忍不出噗嗤笑出來。

那時她腦中一片空白,眼裏只有三公子、五公子兩個目標,可惜了的沒親眼瞧見李恪昭護住自己的英姿。

不過,此刻自己想象一下當時那彼此舍身相護的默契場面……

雖血腥,卻有點詭異的甜。

*****

問過李恪昭,歲行雲才知此處是他目前暫居的內城寢殿。

這五日李恪昭都留在此處親自照顧她,同時也運籌帷幄地吩咐著諸項善後事宜。

到底昏睡了五日,歲行雲躺得渾身骨頭發苦疼。此刻既醒來,便更願坐起來靠一會兒。

李恪昭便擁著她靠坐床頭,喂了她水喝後,在她一句句疑問下,大致告知了她那夜後來的事。

花福喜帶人成功狙殺靳寒,留守遂錦四門的王城衛群龍無首,便未再妄動;而葉明秀也扣住了公叔麟,奪了兵符,按住了城郊十萬王師。

葉明秀與花福喜兩部人馬的功勞可不小,按住了兩支十余萬的大部隊,使他們沒有真正全數卷入奪位混戰,也使縉王都遂錦免成流血漂櫓的人間煉獄。

而在歲行雲除掉三公子、五公子後,九重宮門內剩下的王城衛也傻眼,李恪昭趁勢果斷掌控了場面,命衛朔望帶人卸了他們的甲兵,之後順利攜無咎進寢殿見了老縉王最後一面。

“他病糊塗了,在三哥、五哥與我中難以抉擇。”李恪昭苦澀哂笑。

其實三公子、五公子與李恪昭都各有治世的抱負與願景,只是他們三人心中是三條方向迥異的路。

老縉王對他們三人均無情感偏向,自更難以決斷哪條路對縉國是最好的。

但他深知,這三人既非一條心,無論他指定由誰繼位,最後都難免要出現手足相殘的慘劇。

他覺得,與其最終讓他們三人在自己死後將爭鬥廝殺擴大在不可控的範圍,波及整個縉國,還不如讓他們在九重宮門之內徹徹底底分出勝負。

反正對老縉王來說,最合心意的繼任者是已故太子李恪選。在痛失李恪選後,三公子、五公子與李恪昭於他都是“各有缺陷、卻再無更多選擇”的退而求其次。

無論死的是哪兩個,他都不會心疼。

他臨終前最大的顧忌,便是三公子、五公子與各自舅族、妻族抱團太過,利益盤根錯節,將來必有被外戚裹挾的隱患。

而李恪昭雖與舅父公仲廉的關系尺度拿捏得當,但他的隱患是無咎。

“無咎怎麽成隱患了?”歲行雲越想越奇怪,“就因為‘雙生子不祥’的破習俗?!”

李恪昭有些為難地抿了抿唇,不太想深談。

歲行雲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疑惑,便拿額頭有一下沒一下地輕敲他的頭。“說不說?”

他突兀地換了話題:“唔,登基大典還在籌備中,三月中旬才舉行。你且好生養神,過幾日便會有人不停來煩你,王後需要準備的事也很多。”

*****

“王後?”歲行雲指了指自己,嘲諷笑嗤,“你覺著我像麽?”

成功轉移話題的李恪昭眼底噙著繾綣微光:“不必像,你就是。”

“我要謝主隆恩?”歲行雲興致缺缺地撇撇嘴。

“謝什麽?”李恪昭眉梢輕揚,“這後位是你自己打下來的。”

那夜在場所有人,及藏在暗處的史官全是見證:歲行雲以“叩閽劍”斬李氏不肖子孫李恪彰、李恪揚,解救了被挾囚的老縉王與王叔李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