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折騰怎麽賺錢(第2/2頁)

龍巧巧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也罷,走南闖北來到魏縣的他們已經徹底斷糧了,就把李小琴當成空氣,反正賺夠路費他們就要走的。

李衛東從服務台端來四杯親自調的酒水,遞給周勇和李小琴各自一杯,他手裏捧著一杯招呼兩人坐下來觀看,此時台上龍巧巧對著話筒熟練地調音操作,之後對著播放錄音機的服務員打了個OK的手勢。

服務員點了點頭,按下錄音機按鈕,歌舞廳裏的服務員都默不作聲看向龍巧巧,更多的是看她的長相。

同時音樂前奏奏完,龍巧巧緩緩開口優美的歌聲響起,“……啦啦啦,雲飄飄,嘟嘟嘟,雨飄飄,飄過那小村莊小山頭……”

李衛東身體朝李小琴偏過去,滿臉擔憂,“小琴,她之前唱的不是這首,不過曲風跟這首差不多,歌舞廳唱這種會不會感覺很格格不入啊?”

李衛東從廣州過來的,雖然說沒有在廣州把歌舞廳開得紅紅火火,但是也明白歌舞廳需要的不是這種清凈幽靜的曲風,他看過國外電影裏歌舞廳播放的都是勁爆得令人一聽就忍不住扭動屁股。

李小琴明白李衛東的擔憂,迪斯科於六十年代初源於法國,是一種音樂風格,屬於電子音樂的一種,具有強勁的節拍和強烈的動感,七十年代末以後風靡世界,龍巧巧這種清凈的歌聲很難讓人有跳迪斯科的欲望。

不過李小琴注意到龍巧巧唱的歌曲有點耳熟,琢磨了會兒想起來是龍飄飄的花飄飄水飄飄,龍巧巧應該很崇拜她吧,不然能把藝名該為龍巧巧嗎?

李小琴覺得龍飄飄最讓人烙印腦海的是那首舞女,為一首恰恰節奏的歌曲,前奏一響起,就有一種想跳舞的沖動,龍巧巧的歌聲有著跟龍飄飄很高的相似度,讓人心神蕩,七十年代國外迪斯科已經流行,不過國內尤其是這個小山疙瘩估計還得一年半載才風靡,如果駐唱歌手所唱都是迪克斯快節奏風格,恐怕大眾的接受度有點少。

而且龍飄飄類型的歌曲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傳唱度很廣,歌舞廳裏每天晚上來玩樂的年輕人雖然說標志是跳迪斯科,不過點一杯喝的坐下來聊天的人不少,如此龍巧巧的歌聲以及曲風最適合不過。

心裏盤算清楚之後李小琴幾乎想立即鼓掌,說道:“可以,就要這個曲風。”

清凈,純凈,適合當下文革過後的人們接受度,而且很多迪斯科的歌手聲音也蠻純凈,如果大眾接受度提高了就讓龍巧巧試著也唱此類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