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3頁)

“不是老師,我們班同學。”李維一臉興奮。

景明呵一聲,看著電腦,根本不信:“你們班誰有這水平?”

“真的!你猜猜是誰?”李維賣關子。

景明扭頭,把他手裏那張紙重新抽過來看。

他們班的人他都熟,大家住同一層,來往頻繁,且男生一起打遊戲打籃球做實驗討論問題,交流很深。

都很厲害,可新生裏專業上到此程度的,沒有。

他把紙還給他:“不猜。”

“反正你也猜不著!我都特驚訝。”李維拉把椅子過來坐下,道,“我們班花。”

“她??”

“對,就她。我本來準備課間問老師的。結果紙掉地上,她撿起來看一眼,在上面寫寫畫畫遞回來,居然給我解決了。”李維繪聲繪色地描述,“東西給我了,再轉過身去,繼續看黑板,上課聽講。酷啊。”

景明沒做聲,卻不自覺又一次把那張紙拿過來看。

“她進步超大,我跟你說過吧,我們班成績第一。人看上去單純傻傻的,可智商是真高。我之前還說讓她進組打下手,沒想她是個高手。難怪易坤會把她留組裏。易坤算是撿到寶了。”

景明不客氣地把紙塞回他手裏:“既然都解決了,還不去實驗室。”

“準備去的啊,專程過來和你說一聲,她太讓人意外了。哈哈。”李維把圖紙放回書包,起身要走,聽景明吐槽:

“什麽撿到寶,她性格不好。”

李維一頭問號:“你聽誰說的?她性格太好了,我們班男生都喜歡她的。”打抱不平完畢,又道,“你好意思說別人脾氣不好,自己脾氣跟狗一樣。”

景明回頭:“丫欠揍吧?”

李維哈哈笑,又看一眼他的電腦,問:“檢查完了,有什麽要改進的?比賽就下周了,有意見早點兒提。”

八校賽是他們學校和七個友好工科院校間的機器人比賽,雖說是友好院校,可年輕氣盛的男孩子們也沒有想輸的。再說了,全國的機器人及相關項目開發也就這幾個院校最為頂尖,競賽水準自然不低。

景明:“我想想能不能再提速。”

“行。”

李維說完,背著書包出門了。

景明繼續操作電腦,看著屏幕上的各種英文和數字,眼前不知為何浮現起剛才李維給他看的那張紙,也是一串串的英文和數字,簡潔的,思路清晰的。

他皺眉,靠在椅背上,望著天花板,砸了下舌。

杜若春?

大半年前,深秋初冬,枯木寒風。

而如今,

窗外是四月末的北京,萬物生長,時已盛春啊。

……

不過一星期,在溫暖的風裏,樹稍上最後一朵殘花凋落,盡剩一片綠色。

學生們仍穿著長袖長褲,抱著書背著書包從樹下走過,少有人注意他們的頭頂——那綠意盎然的樹枝上,春天已悄然離開。

八校機器人大賽拉開了帷幕,比賽主辦方在八個學校間輪轉,今年輪到了杜若他們學校。

原本關心比賽的只有小範圍幾個學院的學生,但因去年景明和易坤包攬世界格鬥機器人大賽冠亞軍的新聞席卷整個BBS論壇,對機器人感興趣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

加上這次比賽又在本校進行,好多文科學院的人都去觀賽,連美術學院都有人去。

他們學校有三個機器人研發團隊,一個是易坤的Orbit,一個是景明的Prime,再就是大四學生付洋的Destiny。

景明沒入學前,Orbit和Destiny兩個團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互為伯仲,不分上下。

但隨著後來Destiny團隊中有人出去單幹,有的畢業離開,有的理念不合,核心成員散走一半,實力被Orbit甩開,讓後者獨領風騷近兩年。

直到景明入學,Prime橫空出世,成了Orbit的頭號死敵。

可其實在他沒入學前,Prime就成立了,少年天才們都被他拉攏,據說是打遊戲增加的感情。

三年一代溝,年輕人的世界,師兄們也不是很懂。

這次機器人大賽分人形和非人形兩個板塊。

非人形板塊有三個項目:路線,取物,打鬥。

這個打鬥與景明去年參加的個人格鬥機器人大賽有本質不同,毫不暴力血腥,甚至非常溫和可愛,你笨笨地推我一下,我慢慢地撞你一下,常讓觀賽者忍俊不禁。

人形機器人板塊也分三個項目,舞蹈,足球,賽跑。

舞蹈考驗的是動作設計,規範統一;足球考驗的是關節設計,協同合作;跑步則考驗感應能力,速度和整體協調。

Destiny此次參賽的是非人型機器人,準備了兩個項目:取物,打鬥。

而Orbit和Prime都選擇了人型機器人,且同時選擇了賽跑。

之前梁文邦老師看到景明的報名表時,皺了眉:“易坤他們也選了這項,你們分開吧,都拿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