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6頁)

蔣春梅拿尺子比著大福,到了大福現在穿的衣服那裏,然後又往下拉了拉尺子,多出了至少三指的長度,然後看著張抗抗說:“至少要留這麽多。”

張抗抗不解,“為什麽?”

“你這孩子要長啊,你給他弄那麽小,他長高了,你再給他做新的?你有那麽多錢嗎?”

張抗抗解釋道:“我想著今年做了,明年再穿,肯定就變小了,然後留給小的穿。一整年呢,大姐,留這麽多估計也穿不了。”

“不是。你這樣。這時候做了棉衣,等一開春,天就熱了,棉衣要脫了。你就拆開,把棉花掏出來。反正你也要拆洗的是不是?掏出來之後,把棉花好好曬一曬。然後就放起來了,這衣服,就能當單衣穿了,然後能穿一年。所以,你得留出一年的長頭不是?”

張抗抗忽然明白了,連連說:“原來是這樣!”

“你啊你。你讓我說你什麽好呢,看著怪能的。”蔣春梅搖頭道。

張抗抗笑了,“在生活上我肯定不如大姐,以後還得多請大姐教教我。”

蔣春梅很驕傲,“那咋不成?都是鄰居住著。”

張抗抗依著蔣春梅的話又重新給大福三福量了一遍,再看一眼二福和四福,覺得挺對不起他們的,可棉花和布料有限,他們都穿了哥哥的舊棉衣,可以度過冬天,張抗抗覺得沒有必要再做一個新的,可又怕到時候三個福娃穿新衣服,他們穿舊的不高興,就把兩個孩子叫過來,想和他們說一下。

可剛開了個頭,二福和四福就表示自己知道了,不要新衣服。

張抗抗見兩個孩子這麽懂事,想著幹脆給兩人做個單衣,過年的時候套在現在的棉衣外面,開了春後直接穿。

張抗抗覺得自己這個主意很明智,拉著二福和四福也都量了尺寸。

等到第二天上午,趙永紅他們早早就回來了,冬閑沒什麽活,大家也都開始準備過年,就革委會忙的不得了,忙著算這一年公社的收入,按工分分到每個人頭上有多少,還要準備過年分的東西,忙的團團轉。

趙永紅一路上都不打不起精神來,她妹妹又寫來信了,問她過年回不回家。

趙永紅想了想,最後還是不想回去。她不想回去面對自己的家庭,她知道她一旦回去,她媽肯定又要對著她說個沒完,話題永遠都是她爸爸一直躺在床上什麽也幹不了怎麽樣怎麽樣,然後妹妹肯定又要和她哭訴,說自己沒能去工作,她媽實在太偏心,把工作機會給了弟弟。

還有就是,她這一回去,就要吃家裏的飯,家裏的米。一天兩天還好,時間長了,家裏的爺爺奶奶也要拿白眼看她了。

趙永紅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不回去。她要留下和張抗抗一起過年。

馮坤倒是早就做好決定,他準備坐明天晚上的火車,火車票都已經托以前的同學買好了。

至於周勵,趙永紅實在想不出他不回去的理由,看他的樣子,家裏肯定不差他那口吃的,而且經常給他寄這寄那的,留著那麽好的家不回,非要也在打漁張過年。

一行三個人回去後,蔣春梅也回來了,在門口招呼一聲張抗抗,要去鎮子上了。

張抗抗只能拜托趙永紅幫忙照看幾個孩子,說她去去就回。

周勵便說:“孩子我來看,飯我也可以做,你和永紅一起去吧,她蔫了好幾天了,正好去鎮子上散散心。”

趙永紅聽周勵這麽一說,就問:“你真的能幹的了?”

周勵便說:“這不是小意思?放心去你們的吧。”

張抗抗連忙去和屋裏坐著的張萍萍說了聲她要出去,張萍萍眨了眨眼睛,算是聽懂了。

趙永紅在一旁看著也高興,道:“大姐的精神越來越好了。”

張抗抗就說:“誰說不是呢。”

三個人說走就走,到了鎮子上,蔣春梅輕車熟路就帶著她們找到了縫紉社,縫紉社裏都是活,年底做衣服的多,忙的熱火朝天的。

張抗抗把布料和尺寸都給了一個女人,蔣春梅帶張抗抗特意找的她,說她幹活不偷懶,衣服做的好,針眼密,款式也好看,最關鍵的是從來不多偷偷克扣別人的布頭和棉花,這個是頂重要的。

張抗抗這才知道原來這裏頭還有這麽多的道道。

做活的女人和蔣春梅是一個村裏的,特意說會加緊給張抗抗他們做,讓七天後去試試,然後不合身的可以再改。

張抗抗說了感謝就和趙永紅、蔣春梅離開了。

蔣春梅借著出來的由頭要回一趟娘家,這年前回悄悄回一趟娘家很重要,蔣春梅沒有和張鐵牛說,要偷偷的去,目的很明顯了。

張抗抗就幹脆和趙永紅在鎮子上轉一轉。

因為臨近過年,這天雖然冷,可街上人卻很多,張抗抗和趙永紅這裏看看,那裏瞧瞧的,也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