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拉起生產線(第3/3頁)

這可讓我怎麽“自己一琢磨,做出更好的”啊?瑤光懵。

老郡主等人又給她出主意,讓她把自己庫存的那些個宮中禦用的布料都拿出來,挑一些配合棉布使用。

眾人熱熱鬧鬧說笑了一會兒,一起吃了晚飯才散。

渤海侯崔家始終沒有派人來上門致歉,老郡主和瑤光過了幾天也把這事兒給忘了——這個時候,靈慧祠上下齊心,都憋著一口氣要在中元節大賣點心呢!誰還記得這事兒啊。

按老郡主的想法,最好是能銷售額比肩太清宮!哼哼,到時候看你周德純面子往哪兒放。不過,她怕給大家太大壓力,沒敢說出來,只將靈慧祠所雇傭的侍女們重新分配活計,使每一天都能隨時撥出八個人應急,如果點心店人手不齊就去打下手。退思居諸人的後勤也有專人負責,一日三餐都在她這兒吃,好讓她們專心打理生意。

人手齊備,各色食材也齊全了,後勤也有保障了,瑤光每天早上帶了吳嬤嬤、竹葉兩名技術骨幹,到漱玉街給新幫工們進行培訓。先讓新員工們熟悉衛生標準。怎麽洗手,什麽時候洗手,垃圾如何處理,全得教會了才能進廚房。

接著,瑤光將員工們分成幾組,一組三到四人,每組只負責一道工序,一組負責做黃油、奶酪,一組負責和面,一組負責烘烤,一組負責包裝,等中元節熱賣開始,還會有一組負責將包好的點心從漱玉街運到瑞蓮坊,每組每天抽調一個人共同負責後勤。最重要的一組,當然是售貨組。這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首先得會算數,其次,得在人前不怯場。

好不容易又挑出了幾個,湊成兩組,多寶金桂帶兩個在漱玉街,秦婆子和竹葉領著兩個到瑞蓮坊。

為了迎接中元節銷售高峰,瑤光還特地定做了兩個“島台”放在後院廚房裏。

島台是個可供八人兩兩相對使用的大桌子,島台之上再在屋頂懸下來一個長方木架子,上面釘上掛鉤,便能掛各式用具了,工人們坐在高腳方凳上,就能在島台上運作生產線了。

到了七月十日,山下的戲台、彩棚就已陸陸續續搭起來了,太清宮山門以上更是裝飾得十分隆重,樂府舞伎在祭祀時獻舞的舞台也高高壘起,周圍釘了好些插彩旗、繡幡的竹竿。挑擔推車的小商小販更是早就來了——他們得先來占位置。接下來七八天生意好不好,全看位置了。

不過對於這些熱鬧的事,瑤光等人一無所知,也不關心。她們全身心地投入在為中元節點心大賣做準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