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去年雪花(第2/4頁)

韓尚書這邊服了毒,小黃門一確認他斷氣了,就回宮覆命。

這段時間,家中倒沒亂起來,所有人都井然有序,欣然赴死。她大嫂還命人準備了喪服給全家換上。幾個小侄女則一人一碗加了蜜糖的藥,喝了之後就睡著了,然後就在睡夢中死去。

主子們還可以死得比較舒適,妾和通房們就沒這種待遇了,她們的死法是排隊上吊。

她二哥的一位小妾才從通房擡了姨娘,哭叫著不願意死,大嫂就命兩個仆婦按住她的手臂將她擡起來掛在房梁上拴好的白綾上。

當她父親的小妾們在韓姨娘大嫂的監視下一個個掛在房梁上用脖子打秋千的時候,負責抄家的官員來了。

瑤光很難想像韓姨娘當時的心情。

負責抄家的官看到韓尚書的獨生幼女穿著白色素服,冷靜自持地坐在吊了一排女眷的內院正堂,很好心地提醒她:你也可以自殺了。

沒想到,韓姨娘正氣凜然地向這位官員展示了她父親留給她的臨終遺書,遺書中心思想就一條,韓尚書說自己死罪,家裏的幾個兒子也都逃不過一死,可韓姨娘身處閨閣之中,還未及笄,是無辜的,他也試圖親手掐死女兒,但掐到一半下不了手,大哭之余命令她不管多麽艱難,不管忍受多少侮辱,一定要活下去。

她老爹是什麽人物?年輕時考上進士不說,還是先帝親點的探花郎,出身高貴長得帥,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早年文章以辭藻華麗著稱,這篇遺書自然也寫得十分動人,殷切表達了他對愛女的憐愛,明知道以女兒剛烈的性格一定會自殺,但是即使他死了,想到正處韶華的女兒要死,靈魂也會痛得慘叫,於是懇求女兒即使“折節含垢,不徒血氣之勇”,即使去了教坊司,當了舞伎歌伎,也照樣可以出於汙泥而不染雲雲。

負責抄家的幾位官員頓時被這篇字字泣血的遺書感動得流著淚,看到韓小姐脖子上的紅印之後更是哭得比她家那群給主子們收屍的仆人還大聲。然後他們親自把韓姨娘送到了教坊司大門口。

到了教坊司大門口,韓姨娘下車,拔掉發簪,一剪子將自己一頭青絲剪了一多半,扔在地上燒掉。這下可把官員們和圍觀群眾給驚呆了!

古代人認為身體發膚是由父精母血所化,絕不能毀傷,頭發、指甲更具有神奇的魔力。還假借孔子之口在《孝經》中說:生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要毀傷,這可是最基本的孝道!

故此,在古代斷個發那可是大事。更別說當場斷發又一把火焚毀的!

韓姨娘在教坊司門口當眾斷發是在表示,雖然她聽從父親的遺願忍辱活著,但作為個人她必須表示自己不甘受辱的心情,剪斷燒掉的頭發就像是她的分|身,替她死去了,明志了。

官員們流著淚向圍觀群眾說明了韓小姐嚴尊父命不能自殺的事,把群眾們也都感動得不行,再一看韓小姐,本來就稚氣未脫秀美可愛,一身素服更顯得凜然不可侵,紛紛稱“烈女”“孝女”。

韓姨娘寫道,她清楚地知道,以自己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反抗這個時代的法律和社會規則的,所以她只能努力學習,學會像這個時代的人一樣思考,通曉這個時代的規則和道德標準,然後利用它們,改善自己的境遇。

偽造遺書是場賭博,可那是她唯一的生機。在教坊司門前斷發焚火,是一場行為藝術,目的在於豎立她高傲堅貞的形象,這樣她進了教坊司,就會少受些折磨,也能盡快得到教坊司中高級老師的注意。

瑤光讀到這裏,抹著淚苦笑。

接著,韓姨娘寫了她到教坊司後的生活。沒有了禮法的束縛,不用偷偷摸摸地練習了,她贏得了太樂府幾位舞蹈老師的贊賞和指導。

在穿越前她是全世界最為出色的幾位芭蕾舞娘之一(這一點韓姨娘用詞非常肯定,十分驕傲),穿成“韓瑤光”之後也沒遺失熱愛舞蹈的初心,有空就偷著練習,美其名曰鍛煉身體強健筋骨,所以她的身體無論是肌肉的力量還是筋骨的柔韌性都不比教坊中受過幾年嚴格訓練的同齡女孩子差,再加上體態修長勻稱,氣度高貴,她很快在一眾舞伎中脫穎而出,當然她也遇到許多嫉妒者的明槍暗箭,但這些小伎倆在受過古代貴族精英教育又擁有一顆現代職業女性堅韌心臟的韓姨娘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在教坊司訓練了三年後,韓姨娘在古代重新贏回了“首席”的資格,在泰和三十九年的春祭上獻舞,獲得帝後賞賜,成為正式的宮廷樂工。

之後,她將宮廷祭祀舞蹈、宗教儀式舞蹈和芭蕾舞糅合,獨創出新的風格,一時蜚聲宮廷內外。

成了古代藝術家後,韓姨娘經常被寺廟請去做表演。大周延續著前朝習慣,寺廟在節日時會請著名的樂伎舞伎表演宗教舞蹈,越大的寺廟,表演規格越高,給的費用也越高,當然了,人家寺廟這波也不虧,因為表演的這幾天每天都有好多圍觀群眾給的香火錢,有些寺廟請的藝人有名,想來看表演還得非富即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