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3頁)

說地裏的活還好一些,他能接得上話,他自小也是幹農活長大的,但是說到家庭孩子,還有抱怨家裏生活不易的話,他就有些茫然。

以後他們可以說得上的話會越來越少吧。

說話的主力是張衛國,她一直以來,在村裏就沒有留下什麽健談的印象。

蘇茴伸了伸懶腰,以後除非是張根,或者李滿芬去世,不然她都不會回來了,這次她不介意把自己該做的做好。

第二天去張成業家裏拜訪,張成業家裏準備了豐盛的飯菜,他們上門也不會空著手,拿著一些補品吃食,這裏面還有一瓶人參酒,特意給張成業準備的。

除了張成業那裏之外,他們還去了孫強那裏。

另外還有二爺爺那裏坐了坐,剩下的,就是跟張全他們一起去掃墓了,現在這時候掃墓已經恢復了,之前那段時候連燒個紙錢都要偷偷的來,就怕別人說封建迷信,現在是沒有人抓這些了。

所以他們買了很多的紙錢,還有金元寶,打算燒給列祖列宗。

趙來娣有幫著一起準備,她的臉色不好看,她知道了療養院的花銷就一直是這個表情了,這錢不應該全都是他們包了嗎結果還要他們出,她心疼兒子的錢啊。

她自己是沒有給,但是她兒子給了,這跟她給有什麽區別

偏偏她沒辦法把這話說出口。

因為說出去,大家就要戳他們大房的脊梁骨了,所以只能拉著個臉表示自己的情緒。

這讓張衛國他們三兄弟有些好笑,因為大伯母這臉色真的是看人的,在他們幾個面前就拉著個臉不說話,但是在他們媽面前的話,直接扭頭就走了,這擺臉色都要看對象。

看來媽媽給大伯母留下的心理陰影很深啊,到現在都還避著走。

該拜訪的人登門拜訪了,該掃的墓掃了,假期有限,就和張菊、張蘭一起去省城看張根。

這一次,張全和趙來娣都沒有動。

如果張根他們習慣,身體沒什麽,他們接著就去港城那邊,再從港城坐飛機回首都了。

張菊和張蘭是沒有出過遠門的,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在鎮上,所以這次出門她們也做足了心理準備。

要是換成她們自己的話,她們是不敢出門的,但是這次,跟著蘇茴,還有衛國幾個侄子,不怕。

她們一方面是去看病,另一方面給自己漲一漲膽子,也鍛煉一下。

去省城,要先從鎮上坐車去市裏,再從市裏的火車到省城,到了省城火車站之後,再搭公交去療養院,一通折騰下來,人就沒什麽精神了。

尤其是張菊暈車,看上去她就像個病號似的。

張根現在的精氣神比之前好了不少,這裏吃的喝的都有人負責,一樣一樣的,給他打理得清清楚楚,什麽都不用他操心。

人的心理滿足了,散發出來的精神面貌是不一樣的。

張菊她們之前也去鎮上醫院看他,現在再看,她們不由得誇贊起來“這裏衛國特意幫你聯系的醫院就是好,爸,你精神好了很多,是不是快好了”

李滿芬也對這裏很滿意,在這裏她基本上不用做什麽,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和張根的衣服洗了,吃飯,喝藥,吊水,睡覺什麽的,樣樣都不用操心。

無聊了可以溜達去找其他人說說話,或者是陪著張根一起,在鎮上醫院裏,什麽都要她看,現在呢,不用她守夜,不用她看吊水,不用她熬藥,什麽都有人做了,一下子就輕松了下來,而且她要是閑不下來了,這裏還有一塊菜地,她可以去澆澆水、除草、捉蟲子。

時間長了不敢說,就目前來看,她也適應良好,看到女兒過來了,露出笑容,主動沖她們點點頭,招呼她們“你們來了,快,快坐。”她也想有個人跟她一起說說家裏面的事,但是家裏面的人就她和張根兩個,張根根本就不是一個適合說八卦的人,張鳳華姐妹時不時會過來,但是她們待不長,而且她們出來在外面工作了,有些八卦她們都不知道,說起來沒勁,但是兩個女兒那就不同了,現在既然來了,可得好好說一說,看看最近村裏面又多了什麽新鮮事。

張根拉著張衛國的手,聽他說回家了的事,不住的點頭“你們回來了,應該上門坐坐的。”

“對,就是這樣,讓祖宗看看你們有多出息,以後保佑你們。”

張衛國也去問了醫生,還有預計支出,後續還會有支出的,他先去問問,後續的支出他是打算就他們兄弟幾個平攤掉,畢竟他們幾個的條件好很多,這是事實,讓大伯大堂哥在能力範圍之內的出錢就可以了。

張根目前情況良好,把腰養好,要花幾個月時間到半年不等,養好了,長的不敢說,再活幾年沒問題。

這就讓人放心了,他們可不希望這是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