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7頁)

文學傾也很無奈:“你媽媽說了她要請假一段時間去特區看看有沒有什麽發展,我也勸了,還說等你們回來再說,她說,她主意已定,你們這麽大了能照顧好自己,她想去拼搏,這是她給你們寫的信。”

對這點文學傾也只能搖頭,但是她這麽大一個人了,執意要去做什麽事,不是他勸幾句就能勸得住的。

兄弟三個面面相覷。

只能打開信,看看媽媽說的是什麽,信上寫的就是文學傾說的這些。

上面還說了,她到了深圳之後會給他們發電報確認平安的,每半個月發一次,讓他們放心。

文學傾看他們愁眉不展的樣子勸他們:“你們媽媽是個有主意的,而且以我對她的認識,心有成算,不是會因為一時沖動就去做什麽的人,她現在南下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現在這個特區建設是國家規定很多人都去,你們媽媽不會有事的。”

兄弟幾個還能怎麽辦?

只能接受現實,現在媽媽火車都上了,他們還能追上去讓她不要去嗎?到時候她就算被追回來了,只要她想去照樣還能走。

文學傾幹咳了兩聲:“你們也不要太著急,你媽媽不是說了嗎?半個月就會給你們發電報,到時候看電報就知道她那邊情況怎麽樣了,你們先顧好自己學習這頭吧,你們要是學習退步了,到時候你的媽媽估計還要說你們。”

三兄弟:“……”

等到張保國放假了,出來聽到這消息也是無言。

不過他對媽媽的信心也很足。

他只擔心一點,要是有人欺負媽媽一個女的那就不好了。

媽媽的力氣大,但是以多欺少,媽媽還是要吃虧。

也是五月,鄧大大對包產到戶給予明確肯定,有力地推動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改革。

消息傳出,張成業那邊立刻開啟了改革。

成為了他們那片地方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周圍的村子一時之間沒有改變,等著他們的成果,到時候再看要不要跟上。

……

蘇茴一路上做了不少事,她要給自己之後的創業積累明面上的資本。

一路上,她會到其他的城市下車,把自己的東西出一些,再收回一些,也去了一趟上海,這時候上海的貨物很全,很多東西都是全國聞名。

比如說手表,電視機等等。

電視機這種大件她沒有收,太大個了不好拿,她多拿了一些手表。

手表的價值在那裏,又小巧,拿個小包就能裝很多。

自一九七九年深圳試點以來,深圳每一天的變化都讓人吃驚。

現在它正式成為了一個經濟特區,到處都能夠看到施工的工人,還有來去匆匆,大包小包的商人。

這裏對外引資,有港人、灣人,還有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這裏到處都是生機勃勃,也到處都是商機,來到這裏只要雙手勤快,就餓不死。

這裏一間又一間的工廠建立了起來,養活了許多各種原因鼓起勇氣來陌生地方討生活的人。

天南海北,哪裏的口音都能聽到。

在這個充滿了火熱的地方,揮灑自己的汗水,為這個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蘇茴在這裏逛了幾圈,大概把這裏的區域弄清楚了,知道哪一塊地方有服裝廠,哪一塊地方有電子廠,現在這裏這兩種最暢銷。

這裏的服裝廠成品都是仿制的,仿制香港和外國,尤其是港片上的那些打扮,蘇茴看到了那些人搶貨的場景,真的是用搶的,不小心鉤到手鮮血淋漓,都沒有空去管。

電子廠那邊更多的就是手表之類的小物件,不過相比起衣服,這個拿貨要更貴一些。

收音機、電視機也有,不過現在產量還不多,相比較起來沒那麽壯觀。

蘇茴轉了兩圈之後,把目光放到了服裝上。

相比起電子產品,服裝這行業就好入門多了。

她也跟著去搶貨,搶了貨之後,快速的上了火車。

六七塊錢一件的上衣,到了別的城市一擺出來,很容易就能賣到二三十一件。

這是暴利。

蘇茴一趟帶的多,夏裝本來就不占地方,她選的款式又好,一次就能掙幾千。

這時候工人工資一個月才幾十。

就算本錢不夠,一次只能幾十上百件,不像她一來就幾個麻袋,收獲也足夠驚人了。

她有芥子空間,這個是帶貨的利器,但是它不適合放到台面上來,芥子空間的存在,對這個世界太逆天了,她老老實實的擺了一陣的地攤。

勤快,不怕累,眼光好,有小偷小摸的她直接拿出了棍子,很快就賺到了一筆不小的啟動基金。

因為她拿貨拿得足夠頻繁,量大,她經常去的那幾間店的店主都認住她了,主動說她要拿什麽可以提前跟他們商量,他們可以單獨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