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頁)

家裏的錢和票都在媽媽那裏,她很少給錢,給的都是吃的,只有他期末考了個好成績才會給一點零花錢做獎勵。

他都攢了下來,全部存款,就只有兩毛。

這對於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孩來說,是一筆巨款,可以去買二十顆糖了!

但是現在,他快速的點了點,手裏有一塊多的“巨款”。

點清楚後,身體都緊繃起來,周圍的人全部被他打量了一遍。

聽說人多的地方容易“丟”錢,他要小心。

至於要買什麽……他努力踮起腳尖,越過前面的重重人群,可惜,他的身高不夠。

張保國有些氣悶,他以後一定要多吃飯、多運動,他要長的更高!

蘇茴現在還不能貼紅色的對聯,家裏有人去世了,三年都是貼紫色的,這種沒有那麽多選擇,她很快就買好了。

趙夏蘭的選擇要多一些,但也不至於到眼花繚亂的地步,挑了個五谷豐登。

她下手快,這已經是最後一幅五谷豐登的了。

年貨必備,除了對聯以外,還有炮竹。

炮竹可以看個人情況,買多還是買少,但不論多窮,都會買一點,聽個響。

這兩樣買了,其余的就是過年的新衣和吃食。

衣服做起來還需要時間,有那準備做新衣過年的,早早的就準備起來了,畢竟家裏又沒有縫紉機,只能靠自己的雙手,想要做得精細些,那可不就得要時間。

趙夏蘭不打算做新衣服,她打算著存錢,到時候多起一間屋子,能省則省。

蘇茴倒是做了,布料的來源自然是別人資助,一個是之前從市裏帶回來的,還有一個是關韶理寄來的。

張保國和張衛國拔個拔的比較厲害,不做新衣服就沒衣服穿了,兩個小的倒是可以穿哥哥的舊衣服。

趙夏蘭算了一算張保國要用的布料數,對比一下自己大兒子的,都不知道是期望兒子長個好還是不長個好了。

蘇茴沒有買太多東西,畢竟對外她家這個情況出手太大了不合理,買了些必需品,就跟著同樣節儉的趙夏蘭往回走了。

張保國已經買到了,他手裏拿著一小袋水果糖、一小袋子麻花、一小袋子糖條。

都是比較便宜的,量也少,不過加起來也花了他三毛多。

趙夏蘭看著這些東西,還是覺得有些破費了,不過都要怪蘇茴,什麽也沒說,孩子那不就可勁的買了嗎。

蘇茴倒是挺滿意的,她不說,但是從平時家裏吃的用的,張保國不可能不知道一點“秘密”,知道家裏大致的情況,同樣,他也是知道,家裏的情況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所以他買的都是常見的,量也少。

沒有一股腦的買貴的東西,也沒有一次把錢花光,不露白。

張保國注意到了,松口氣。

雖然按照他對媽媽的理解,媽媽會拿出更好吃的東西分享給他們,所以不用買太多,種類多一些可能會更好,他這樣是正確的,但還是不敢確定。

現在看到媽媽臉上的笑意,他松了口氣,把剩下團在一起的錢票塞進蘇茴手裏,頗有種扔燙手香芋的感覺。

看到哥哥帶回來的這些吃的,其他人都很開心。

他們家的肉算是吃的比較多的,但是零食不是,尤其是這種供銷社才有的賣的東西,不是年節,也就是有人送,比如說狸貓叔叔和孫強孫叔叔送了才有的吃。

在這方面,蘇茴管的是比較嚴的,畢竟是七十年代,缺衣少食的年代,大米和菜豐盛一些沒問題,靠山吃山,但是零食玩具之類的也太豐盛的話,很容易跟別的同齡人格格不入,小孩子也容易認為這樣才是正常。

謝睿從郵局拿了自己的包裹,包裹裏面的東西他回去先放一邊,打開信看了看。

快速的看了一遍。

問好的話他略過,重點在後面。

看完了,他松了口氣,他家就是首都的,牛棚新來的兩個人也是首都的,同一個地方,比較好打聽。

在他們來的時候,他就寫信,隱晦的問了問。

現在上面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就是不是他以為的那種人,這就讓他放心不少。

這段時間他也一直在觀察著那邊的情況,但是他忙,而且他身邊,很容易出現其他人,不適合做什麽私密的事,他觀察的也有限。

只能確定,新來的兩個人沒有跟之前的五個人發生什麽矛盾,似乎不是挑事的性子。

他放心不少。

他當初其實是可以不下鄉的,不過思前想後,他還是選擇了下鄉,還特意挑選了這裏,就是能夠幫著照顧一二。

就跟知青點一樣,大家都住在一起,他要是開小灶,別人不知道具體,也能猜出來大概,更別說牛棚那裏的隱私性比知青點差了這麽多了。

他送了什麽東西,之前的人都清楚,現在要過年了,他要是送東西過去,他們肯定也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