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七十年代(第2/2頁)

這時候的豬肉是7毛8一斤,蘇茴把青菜開到4毛錢一捆,這節省一些可以吃兩餐。

雖然在夏天的時候,這4毛可以買一籮筐,但是這是冬天啊。

這個價格嚇退了不少人,一般人真不舍得。

蘇茴又提出,要是有票的話,不管是什麽票,賣三毛一斤。

這個價格就好承受多了。

拿出來20多斤,很快就賣光了,有的人是好幾捆的拿的。

賣完了,她便匆匆離開,過了一段時間,她再去,這次她又換了一身衣服,背上背著個竹簍,底下用芭蕉葉墊著,放著魚。

魚可是肉,檢查了一下新鮮度,對她開的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這麽大的魚,五毛一斤,不要肉票,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

蘇茴一直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沒注意到有戴著紅袖章的人,快速把魚賣光了,她鉆進一個沒人的巷子,又換回了最開始的衣服,拿著個籃子慢悠悠的走在路上,想看看有沒有肉,可惜,肉是沒有的,小麥粉倒是買了兩斤。

走出了那片區域,蘇茴的神識進入芥子空間,看起自己的收獲來。

青菜賣了四塊二毛,各種票若幹,都是一些不怎麽珍貴的票,糧票有,布票更多。

對於農村人來說,糧票比較容易得,但是布票就難了,每年大人小孩都是有定量的,但是布票就不一樣了,他們鎮有個紡織廠,紡織廠的工人會缺布嗎?

他們買有瑕疵的布回去是不用布票的。

不用布票,價格還比較便宜,手裏的布票不就存下來了。

魚畢竟是肉,有大有小,大的有4五斤,小的也有一斤多,20多條,得了二十六塊七毛。

不錯,這錢已經跟工人一個月工資差不多了。

蘇茴喜滋滋的去賣豬肉的地方,肉早就賣光了,只剩下兩只沒什麽肉,價格還不便宜的豬蹄在那裏,蘇茴也不嫌棄,價格高點就高點,不收肉票就成,她的肉票沒多少。

買了肉,還有最後一件事,那就是去回收站。

她對回收站早就有想法了,現在家裏那些頂著的舊家具還是孫強在回收站裏收回去的呢,這裏什麽舊東西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