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氣魄(第5/6頁)

這樣就夠了。

離府上也沒幾步路,也就拐個彎的事就到了寶親王府。

富察氏早在候著了,見到弘歷回來,眼睛一紅,道:“打聽到爺去了五爺府上,料到爺必回來。”

“怎麽在此候著?”弘歷心中一暖,他以為兩年多沒回來,人變了,不料,反而都變好了。這都叫他意外。

“爺兩年多未歸,妾身十分思念,因此在此候著。”富察氏也難得的多了幾絲真情。

人遠離了,兩年裏,她也想明白了。其實暫時的分開倒好,若是當時在一個屋檐下,兩人消耗,必而生怨恨。

分開了,弘歷想開了,富察氏的皇後夢醒了,再看看局勢,她也醒了,想明白了,想透了。

所以,現在她只想與弘歷過過夫妻的小日子,也挺好。

只要爺還是爺,未對她離心失心,就足夠了。

大清這邊就是這樣,弘歷回來休整,一面學習洋文,做各種準備啥的。也確實是感受到了大清的很多變化。

而大秦呢,這邊大軍一動,開始氣勢洶洶的往匈奴進發,伐匈奴,匈奴都慌了神,因為他們半點消息沒得到。

一氣之下,便要去尋劉邦,要宰了他祭旗泄憤。

等到府上的時候,哪還有劉邦在?!

這家夥早輕裝簡行的上了馬車飛奔往大秦的邊關狂奔了,連在這邊的什麽姬妾啊,生的兒女啊,美人啊,以及娶的匈奴公主啊,全給拋下了。一聲不吭,一人不通知的帶著心腹和護衛跑回大秦去了。

匈奴這邊一邊派人急追,一邊把劉邦與匈奴公主生的兩個兒子給宰了祭旗。

因為找不到劉邦,用他的兒子也一樣,因此這仗便浩浩蕩蕩的開始了,匈奴各部緊急聯絡起來,共抗大秦。

而秦皇用的人是啥人呢,蒙恬守關防守,蒙毅為一軍,項羽為一軍,兩軍進發,勢如破竹般的往匈奴去了。

這一戰,蒙毅準備了很久,項羽也同樣等待了太久,久到啥程度呢,久到以為特麽的這輩子以為再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終於有了這樣的機會,他還不鼎力死戰?!那叫一個猛。本就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膽色,因此,那戰功也是赫赫的。

然後就是子嬰管糧草輸送,支持,調度,等等諸事。

而李斯,扶蘇在朝廷裏把控內政,以及緊張調和兩方的事宜。

現在天下大安,正是伐匈奴的好時機。

事實上,除了少數的人,誰都沒有料到始皇還有這種的魄力和隱忍。

五年呐,整整五年的隱忍,半字不透。這麽狠的一角色。真不愧是他們的皇帝陛下!

當然了,無論你戰不戰,總有說不好聽的,以前吧,不戰,也有人說他怯懦了。現在呢,打吧,又說他又開始了,窮兵犢武。

反正人太多,林子一大,誰還能管得住天下人的嘴?!

以前吧,始皇絕對忍不住了,但現在不一樣了,他也懶得搭理,只要不鬧事,這點子的議論,隨他們去。

始皇哪有空搭理他們。忙著呢!

劉邦這不是常駐匈奴嗎?這一逃逃回來,就天然的避開了項羽征兵來的方向。劉邦也知道這小子,有舊怨,若是真遇到他,呵呵,他不殺了自己才怪,他有戰功,而他真的被殺,也是真撿來的。

所以他精明的很,只往蒙毅的方向逃,逃著不就接應上了嗎?!

一碰上就對著蒙毅一通哭啊,說在匈奴為大秦受了多少委屈,那匈奴都不是人,那樣待他,把他的兒子都給殺了,還把匈奴公主這個夜叉塞給了他,說的好像他連女人也被強迫了似的。

總之諸將是真的沒見過這麽臉皮厚的人,聽他說了一通,實在受不住,派了一隊兵馬將他護送回邊關,回大秦去了,又給朝廷寫了一封信。

諸位見他走了,才道:“比女人還難纏的人,還說不過他。說他無功也不是,這話說不出來,畢竟五年呐,他也功勞不小,但是非說為大秦吃了多少苦,這真是過了……誰不知道他過的才叫真神仙日子,嘖嘖,這嘴兒,顛倒黑白的本事了不得,真回了秦,憑他這功勞,這嘴兒,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啊,肯定要受封,陛下又是仁善的人,只要不太過,他都得封。”

“賊,不往項羽那狠貨那跑,只往咱營中跑,”有一將道:“還不是知道咱蒙將軍仁善之人。這貨,也只陛下能容了。將來估計也只項羽能治他。”

“真到了朝廷,項羽可未必是他的對手了,”有一將笑道:“項羽雖橫,也橫在軍中,蒙恬將軍多有忍讓,是因為惜才。可到了朝廷裏,真沒咱武將多說話的份,那些文人陰的很,嘿嘿,不過這劉邦也不是沒人治,李斯能饒得了他?!”文人咬起來,那都是叫人怕的。

蒙毅頭開始疼,說真的,比起這一位,弘晝那叫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