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表忠心(第5/6頁)

趙佶瞅他一眼,心道有本事當著始皇的面說去。

“也是,當皇帝的煩,當小老百姓的也煩,”林覓笑道:“我也煩呢,最近被我家二媳婦給差點堵氣死。”

說著便將王氏的一系列表現給說了。

雍正樂不可支,笑道:“真是個活寶啊。”

“可不是,關鍵還不能傷了她的心,說真話吧,她又不知好歹,可不得哄著,才哄去了,哎,跟騙傻子似的,便是大狗子都不像她這樣的,”林覓吐糟道:“真叫人沒法說。”

雍正笑的不成了,道:“這樣的生活也怪有意思。”

林覓又說了進城住的事兒,雍正道:“去城裏也好,還是正經的書院好,雖刻板了些,但是,想要科舉,還是得走有規矩,有模板的路子,才能往上走一步。”

“我也是這個意思。”林覓笑道:“以後兩頭住,反正城裏也不遠。我又沒老到不能動的地步。”

“你路上可有啥新鮮事沒?!”林覓笑道。

雍正就等著她問呢,因此吐糟欲上來,便笑著說了這邊的臣工們的諂媚,以及抵賴,河工的事,還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兒,這一說,就說的盡興極了。

這兩嘮磕,是真的太會吐糟了。聽的趙佶也是一腦門子官司。

現在他算是知道,這兩人,一般處理奇葩事的時候,腦子裏的糟點原來這麽多。

雍正說到後來,便道:“下次帶翠兒坐同一馬車,與老人家聊一聊。”

“行。”林覓笑著應了,道:“到了海邊,弄點魚啊蝦的來嘗嘗。沒吃過海鮮的,還真想的慌了。”

“行,這個容易,靠海吃海唄,還真得吃盡興了,”雍正笑道。

蘇培盛道:“到了海邊,我和皇上親自去撈點海帶,海螺的來烤了吃。”

“成,最近忙都沒一起吃過夜宵了,”林覓笑眯眯的道:“到時候多弄點來,燒烤煮起來,牌打起來!”

蘇培盛與雍正都笑了,道:“對對對,就該這樣!”

老年人的生活,就該是這樣。

生活真的太苦逼了,一把年紀了還為各種事煩神著呢,其實這樣閑的淡疼的夕陽紅,沒事找事幹,才叫真的養老生活。

一時說定了,也就各自下了。

趙佶道:“你倆也太能聊了。所以說,聊天這個事,還得看人啊。”王氏這是奇葩,要是能相處得來,相處舒適的,其實,未必不自在。

家裏已經確定要搬進城去住,因此,胡氏和高氏已經開始慢慢的整理些東西了。只是李延壽還是不確定,到底是搬城裏住,還是呆村裏住。李延亭問過他了,他還是搖擺不定呢。

其實也怪不了他,主要是他一輩子在村子裏住的,從來沒想過進城去住,乍然從村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他不習慣,一則是在城裏能做什麽,他不自信,二則是重新開始的人際關系,他害怕。

古代就是熟人關系,在村裏,是村裏的關系,在城裏,也是街坊四鄰的關系,一生能出門遠行的,畢竟是少數,多數都是像李延壽這樣,一輩子都安在家裏,勤懇過日子的人。

因此,他當然是不想去的。可是,大哥大嫂,娘也要去的話,家裏只他二房在,心裏難免不舍,也不是滋味。因此糾結的慌著呢。

晚上李延亭回來,吃晚飯的時候,又問他了,道:“二弟,你想好了沒有?!一家人在一處,也好。”

“家裏的地都有人照看,大哥帶著娘去就好,我得幫著看地裏的活計,包括娘的,大哥的,還有妹妹的地,我都把總照看,安排短工耕種才是,再則,三弟的墓,我也得守著,才安心。”李延壽道。

“真不去了?!”李延亭道。

“我雖不舍,也覺得不在娘身邊照顧不好,不孝順,可是,去了,反倒拖累娘和大哥,不如不去。婆娘這次生產的事,我也有反省過,的確是我不中用。”李延壽道:“不管我承不承認,我都是事實。所以與其去了城裏,做一些不擅長的事情,還不如做我擅長的事情,我想通了,不是在娘身邊才叫孝順,幫著娘打理家裏的事,也是孝順,看祖墳,看宅子,就挺好。況且我的親戚,鄰居,關系全在村裏,我舍不得離開……”

李延亭點點頭,心裏也有數了。

李延壽道:“大哥,我不如你,我這一生最想追求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它的,沒有想法。城裏雖好,但不是我這種人住的。我去了,我害怕……大哥在城裏吃得開,當然可以照顧我,甚至幫我尋差事,可我,卻不能這麽的依靠大哥,心安理得,還要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又拖累娘和大哥……”

“我想了幾天了,覺得我呆在村裏最好,大哥,我會常去看娘和你們的,”李延壽笑了笑,似乎釋然明白了,道:“我得照應田裏,宅子,祖墳,三弟的墓,還有丈人啥的,都得管呢,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