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催生(第6/6頁)

翠兒笑道:“好。”

“去了只恐也見不著弘晝幾回,天暖和了,他就得出海剿賊了,這些賊盜,以前是沒精力管,如今倒是得好好肅清了,不然總跑上岸擾民搶掠,”雍正笑道:“叫弘晝這小子去把他們給搶了,正好二期要用的錢,也有了。”

翠兒與蘇培盛聽了笑的前仰後合,翠兒笑道:“這個事,五哥哥的確做的出來。”

“行兵不做賠本的買賣,”雍正笑道。

蘇培盛道:“萬歲爺整天就尋思著給朝廷省銀子呐,這算盤打的真好。”

雍正笑道:“這些年,他們搶的也不知道積累了多少,既不動也就忍了,既然要動,當然連老巢也給端了。弘晝可不會只做表面的光鮮,他且知道低聲發大財呢。這小子,陰著,像朕。”

翠兒笑的不成了,她知道小爹爹辦事,不好大喜功,內地裏的實惠和好處,才是真的。五哥哥真的也與他一個本質的。

估計這父子倆在做準備出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籌算這二期的錢了。父子二人都有默契,盡量的少用國庫的銀子呢。

說的也是,國庫的銀子都是為了國家備不時之需的,修河堤了,哪裏發水了,撫民了,都需要用錢。

因此這沿海的事務要辦,但不能叫大臣們罵了辦,就得盡量的少用國本。

這樣子,挨罵就少了,阻力也少了很多。

這其中,未必沒有周全和無奈,以及平衡和妥協。

父子二人都腦子清楚,事得辦成,但是呢,也不能天天與大臣們吵架擡杠,天天將精力放在這上面,真的事也辦不成,人也氣死,不如無視,少起矛盾,轉移矛盾,盡量讓他們沒話說,當然了,還是要低頭好好做事的。

弘晝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呢,財要悶聲發。

父子二人對於出兵這件事,是有默契的。

雍正教導翠兒,道:“事要辦成,不光要講大義,還要講利益。成大事者,一定不能只占據高義,其它就不管了,還一定要先將利益擺的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真的成事。出兵這個事,肯定有人反對的,可是兵部能立功得封,就是利益,而大臣民們也能辦成事,少用國庫的錢,少吵架,他們臉上也有光,這也是利益。有了事做,就有了可以升遷的機會。這都是利益。”

翠兒聽了若有所思。

“要成事,不是與所有人辯論,說不如做。要成事,也不是要說服所有的人,而是要因勢利導。”雍正道:“做人做事都是一個道理,這就叫智慧。智可以後天讀書取得,而慧,就需要悟性了。有些小聰明,要不得。慧是吃虧,是敦厚,是舍得,是有所取舍。”

翠兒道:“嗯,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