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完美的人(第5/6頁)

他真是被這兩個大佬皇帝給對比的成渣渣的感覺。

怎麽比也是比不上的。

他的確沒有天賦,當皇帝到那個地步,的確也是軟弱。他甚至可能比主和派,軟弱派,更僥幸。

林覓沒有注意到趙佶發愣,只道:“這個倒與平三藩之亂有點類似。”

“不錯。”雍正笑道:“先帝爺平三藩時,也是如此的,三藩如此之亂,必要平,他們發兵,也是以清君側為名,所以我清廷也有第二個晁錯,先帝爺為此,很內疚,忠臣難得啊……”

“說到你爹啊,他真的了不得,八歲繼位,誅大逆臣,平三藩,定彎灣……”林覓笑道:“那個時候,他的年紀也很輕。雖也有意氣,卻也有一種無前的敏銳。若非如此,三藩反而拖到後面,會很麻煩。”

“是啊,”雍正道:“所以,年輕氣盛,也是有好處的。”

說到康熙,雍正的眼神都柔軟了。這世上的皇帝,沒有比康熙做的更完美的人。一般帝王,有國無家,有社稷,無子女兒孫。可是康熙顧家,顧後院,養的兒子,一個也沒荒廢。

這樣的人,是真的少有中的少有。便是始皇這人,對兒子們其實也不咋的,除了一個扶蘇,其它的公子,與康熙的兒子比,還是算了吧。他壓根沒管過。

不過心裏想想,絕對不對始皇說的。

又笑道:“所以,先看看這皇帝的手腕老不老辣。若是不老辣,錯失了時機,這戰對狀態會延遲,只會越來越麻煩。光京中的扯皮就耗人心神了,就得立斷!殺人看時機,但是殺對了人,又不一樣了。”

景帝雖辜負了晁錯,辜負了忠臣,又留下軟弱的名聲,可是他終究是穩住了社稷。一個會知勢,懂示弱的景帝,是無敵的。所以他才能平七王禍亂啊。這一舉,有幾個皇帝能掐準時機做好。景帝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名聲。而事後,他並沒有任何解釋。不知道為什麽,也許是為了不想留下工於心事的名聲,也許只是出於愧疚,所以默認了,什麽都沒有再提。

但他這個皇帝,對晁錯,必也是愧疚的。那個當下,或許有很多的無奈和妥協。難堪,而又不敢面對吧。

林覓道:“好,我讓老大多打聽消息和局勢。”

“流民流竄,可有派大臣前來安撫流民?”雍正道。

林覓搖了搖頭,道:“只聽說有運往前線的糧草,卻還沒有顧得上流民呢……”

雍正沉默了一下,盤著佛珠,有點憂心忡忡的道:“這個皇帝水準不太行啊,再遲要起□□的,”

比起梁王,其它這才是真正的大禍患。不趁機撫好民,一旦成了勢,水都滅不掉的大火。

“是啊,這麽久了,還未來人呢,只是發了旨到各城郡,叫當地安撫,推給當地,有什麽用?!當地這個時候自顧不暇,哪裏肯出錢出力安撫流民的,這樣下去,各自為政都可能,”林覓也有點憂慮了,道:“這皇帝要麽是沒意識到嚴重性,要麽,就是朝廷開支難,沒有錢銀,多余的糧去安撫百姓,要麽,就是朝中有阻力,筋疲力盡了……哎……”

始皇擰眉道:“如此優柔寡斷,這種皇帝,該殺!梁王贏了才好呢!”

“……”林覓哭笑不得,行吧,始皇是一萬個看不上這樣的皇帝。只是這話說的,她身邊還有一個呢,叫趙佶情何以堪?!

趙佶果然側站立,沒臉面對始皇帝了。

“你哪裏懂這左右為難的艱難?這捉襟見肘的難堪?!”雍正道:“不是我向著這皇帝說話,只是這個時候,的確是挺難的。尤其是朝中臣工不與他同心,還要拖後腿的情況下,只怕這皇帝都睡不著覺。”

始皇道:“該殺不殺,無威,自然不能號令臣工服從,沒有錢銀,不會學你抄家嗎?!多抄幾家,就有錢了,平時不把點臣工的把柄,要用的時候,連罪名都編不出來,能有什麽所為?!”

始皇冷笑道:“廢物一個!既沒有能左右支絀,維持本意的能力,不能像你一樣先周全同心,不如非常期用非常手段,鐵血雖狠,但有用,就是好手段。最怕的就是不能決斷,生生錯失了最佳時機,不是廢物是什麽?!”

趙佶更縮了一點。

“……”雍正嘴角一抽,說的是有道理,不過,得要看什麽人來執行才好,要是執行的好,當然是始皇一樣的狠家夥,要是執行不好,見血,呵呵,等著擔個昏君的名聲滅國吧。

雍正倒是能理解這左右妥協和為難,然而,他也認同始皇的看法。

也是,始皇這人,是理解不了這樣的左右為難的。他手腕狠著呢。

雖然柔和不少了,其實本質上的東西,終究未變。因為這兩種都不矛盾,關鍵還是在於執行力。

雍正一想,人的性格真的不同,還真是有意思。反正方法千萬種,抓緊時機最重要!要是時機錯過再錯過,只怕是傾覆啊……雍正擔心的是這個,怕老人家日子難過。要不是擔心老人家,那皇帝怎麽當,他才懶得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