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解惑(第5/6頁)

雍正琢磨了琢磨,笑道:“這個人好用,但是不好壓,若是壓不住,就鬧笑話了。沒他才的,他不服,有他才的,要與他辯長短,他又不服,別人又不能容他,況私心又重。所以才說呢,始皇在,他老實,憑他的功業,以後自成一家,史家為他著書立說,他的功績未必亞於子牙與周公。但是,德行這一面是比不上這兩位的,他就輸在這裏。他但凡多點公心,秦國都不會那個結局。”

“怎麽聽你說著,若是你身邊有這種人,你是用呢,還是不用呢?!”林覓笑道。

“用,但不會重用。”雍正道:“怕兒子們壓不住,到最後反起黨爭來,這就更不妥當了。”

“也是。”林覓笑道:“秦與清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清已不設相府了,可是秦還是相閣治國的,相有多得用,很重要。”

其實說到最後,還是制度的問題。

後來的發展,是削弱了對人的依賴,而盡量的往好一點的制度轉移。但同時也需要人。

所以雍正雖惜李斯之才,但也會忍痛不用。

李斯這人啊,是遇著了始皇,若是遇不著,在他那個年代,這一生無所用,也是可能的。始皇用人是很不拘一格的。現在更是讓他與扶蘇琢磨,希望這老家夥能精明點吧,能理解始皇的用意。

若不然,真磨合不了,始皇不會棄子不用,而會改立相罷了。

或者,幹脆廢除相府。

始皇這人,啥事幹不出來?!

有如此的威望的始皇,廢相也是可能的事兒。

而始皇呢,也的確是沒空上線了,身邊是李斯,側邊是扶蘇,司農官在下首,正在說土壤的事呢,道:“如今近隆冬,不宜再種植,等開了春,種下去,便能記錄更詳盡的數據,到那個時候,便能解惑。”

始皇指了指這幾種土壤道:“在這幾塊不同的地上都種上同樣的,屆時長的如何,有無蟲草,長的快慢,對水的需求多大,以及到最後的收成,朕都需要詳盡的數字!”

司農官道:“是。陛下容稟,這幾塊地,已經開始在籌備,明年只等豆種育好苗便可種下。”

“尤其要留意蟲害,”始皇道:“爭取到了後年,能推廣出去!”

司農官道:“是,臣等一定竭盡心力。”

始皇又說了說土豆的事,這才叫司農官下去了。

始皇揉了揉額頭,今天考察了一天,的確有點累了。

扶蘇坐到他身後,去給他揉肩膀。

真別說,有親兒子服侍,真的爽極了。宮人們因為拿捏不好力度,不是輕了,就是不敢重了,因此,總是懦怯的,有時候始皇看他們那懦懦樣子,都懶得再叫他們近前服侍了。

“這個力道不錯。”始皇閉著眼睛,是真累了。

扶蘇道:“父親若累了,便歇了吧,明日,兒子與李相去看便好。”

“無妨,既出了宮,一起看才好。”始皇道:“這一次,你也多學學,只要親眼看過,才能眼見為實,更為入心,更直觀。”

扶蘇應了。

李斯坐在一邊不敢說話。

現在始皇父子的確改變了不少。

怎麽說呢?!以前,比如說兒子在老子背後揉肩膀這種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這譖越,甚至可以說成是謀君,都有可能,所以老子不信兒子,兒子呢,為了避嫌,不可能發生。

可是現在這父子毫無防備,彼此信任,讓人心驚。而且說話也如此的隨意。始皇更有教導之意。

得,李斯現在是百分百的確信,始皇定的繼承人就是長公子了。

現在這相處模式,又是同起居,同處理政務的,就差沒封太子的旨意了。

其實便是封了太子的,也未必有長公子與始皇的這份親密。

他心裏跟明鏡一般,上下的大臣,又哪個不明白,已是扶蘇不會再有別人了?!

光看著,心裏也會明白,現在上朝是一起,始皇在上,長公子是頭一人,身後才是宗親,大臣,武將。奏折呢,扶蘇先批,始皇看過,也就成了,吃住更是一處,連出門也要一道。

這可真是……

當然了,也正因為這般親密的相處,父子之間也由生疏,磕磕絆絆,到十分有默契,似乎也隨意了不少,親密感,也看的人牙酸。

始皇閉著眼睛還說呢,道:“多與李相學學處理事務,他的手腕,還要學。不過,他的手腕不夠尖銳霸道,而手段,又沒有小人的狠辣與快狠準,這兩點,你自己悟。”

扶蘇應了。這是要他殺伐果斷,同時也一定要有小人之心才可。

始皇笑道:“有李卿與扶蘇在,朕可高枕無憂而治天下矣!”

“臣不敢居功,”李斯忙道。

“以後更要兢兢業業,”始皇對李斯道:“朕的長子,你要用心。”

李斯心砰砰直跳呢,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