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南下遊玩(第5/6頁)

雍正勤政節儉,國庫裏真個的有五千萬兩白銀,這簡直是天文數字。現在是真有錢。

有錢了,還這麽……怎麽說呢,哎,真是撈錢小能手!

這也是張廷玉和鄂爾泰的心聲。不過兩人都能理解,畢竟皇上是真的窮怕了,先前打仗,缺錢,窮到國庫半文錢都沒有的地步,還是皇上帶頭節衣縮食的籌來的銀子,太難了。然後是賑災,又是錢的缺口……

說起雍正的缺錢史來,能寫上幾十頁紙寫不完。

導致現在的雍正雖然國庫有錢了,也不敢亂花,還是這麽節儉的不行。甚至還想再撈點錢呢。

但是這個事,怎麽說呢,這兩位大人不得不往深處想,雖說是要去江南,說是遊玩,他們是不信的,皇上不是那種會遊玩的人,再說了,真要查案抄家,也真犯不著親自去。

若說壓一壓人心,或是文舉的學子之事,抑或是張揚滿漢一家的思想,或是壓一壓江南那邊的宵小,教派,等等都犯不著叫皇上親自去啊。

因此,二人對視一眼,這個時候也得放下對彼此的成見和不屑啊之類的,鄂爾泰賠著笑道:“皇上巡遊江南是大事,皇上既要去,得叫禮部好好安排了,只是中秋節後就走,只恐緊急了些,皇上去江南,可還是另有要務?!”

雍正笑道:“鄂爾泰,你呀,果然是朕腹心,知道朕的心思。”

張廷玉不動聲色的,笑道:“若是有要務,也好叫各部都準備起來,以免到了江南,太過倉促。”

弘歷才想到這一層,一時聲色不動的聽著,打算聽聽雍正怎麽說。

雍正這才慢悠悠的道:“朕欲成立海軍,設立海關,成立海關衙門,專門處理海上來往事宜。此去江南,只是路過,更重要的是,明年要去沿海一帶,去約商賈們談談話,商宜一個海關稅務的問題,另外呢,還想弄一個船廠,海船這個事,不能丟給民間,得叫衙門半管,另一半,招標些商賈來參股建造,以賣與想出海的商賈去行商。以備萬國來朝。”

雍正這丟出一個大雷出來,把三人給劈暈了。

這裏面的事可大了,可多了……

沒想到皇上竟然已經有了心得,竟然一個人在心內已經琢磨這麽久了,竟然不是與人商議辦不辦,成不成立,出不出海,一出口便是直接要去看,這是非辦不可的事了。

這還怎麽說啊?!

這個事要是扔到朝上,那些禦史得吵翻了天去,關於辦與不辦的事,能從今年吵到明年也吵不出結果來。

而現在皇上丟出來的問題,不是辦不辦的問題,而是怎麽辦的問題。

因此,二人就十分慎重的沒敢直接說話。還得再探探口風啊,都是老臣了,若是這個事不慎,那可真是丟了老臉了,要臊死了。

見二人都不說話,雍正心裏悶笑,多年的君臣了,對彼此是啥德性,是再清楚不過的。因此也不急著問他們,只笑著問弘歷,道:“寶親王說說,這件事你怎麽看?!”

弘歷覷了覷他的眼色。雍正瞅著呢,道:“只管說。說說看。”

雍正喝了一口茶,那茶香的,嘖嘖,抿了一口,美滋滋的眯了眼眸。

弘歷便低聲道:“皇阿瑪怎麽想起這一層來?這裏面的事沒有先例,只恐多而雜,十分麻煩,章程之類的還是空白的。”

“你只說該不該辦吧,別告訴朕有多難……”雍正笑道:“朕自然知道難,當年先祖打江山更難。”

這話叫人怎麽接啊?!

弘歷嘴角一抽,也不敢說這事不好了,只道:“辦有辦的壞處,不辦有不辦的好處。不辦,便不叫那些海上的賊人上岸搶掠,那海上的賊人,至今是個大問題,不叫他們上岸,倒是好的,沿海也太平。這是不辦的好處。若是辦呢,只恐這裏面的事情牽扯的不止是稅的問題……”

雍正正眼瞅了瞅他。

怪不得小老太死都不提寶親王後來做皇帝的結果。他就是這個格局?!

雍正便不說話了。鄂爾泰和張廷玉也保持沉默。這個時候,誰敢先說話啊?!

弘歷看了看雍正的臉色,道:“我朝本是天國,何必與那些海上的賊人,與野蠻人做什麽生意?!農業之稅,已足以立國。不可動搖立國之本。那些野蠻人給與的稅也是有限,而維護沿海的太平,更耗費巨大,成立海軍的錢銀,養著的軍費,造船的建設,還要衙門專管,稅專司,這裏面……”

雍正便笑了,問弘歷道:“朕很喜歡海外的葡萄酒,也很喜歡海外那些卷毛綠眼睛的古怪東西,比如眼鏡,朕眼神花了,配了三十多副,那些洋人,其實也是有好東西的,你說對嗎?!你不喜歡是你的問題……”

弘歷一怔。

“你不喜歡,朕喜歡。”雍正淡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