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4頁)

蘭芝想了想,道:“你們看隔壁劉大鵬兩口子做的就很好,他們的手藝也跟你們差不多,現在在沙堯鎮

那邊不是一樣混得很不錯,聽說又買了一個大門面。”

“他們兩口子確實很厲害,我們都佩服,才一年時間不到,就把門面都買下了,家裏還修了這麽漂亮一幢洋房子。現在我們生產大隊呀,除了蘭芝你,最富有的就當屬劉家了。”老七媳婦無不艷羨的說。

“你們好好做,今後的日子會更好。現在你們手上也有些積蓄了,可以找個合適的門面,一定要客流量多的,開一家小吃店。你們現在這樣在這交通不便的鄉下,完全沒有什麽優勢。”蘭芝給他們分析道。

“你說的也是,我們其實也想過,但是算下來還要出房租,可能也沒有什麽賺。”楊大嫂說,他們去問過街上那些鋪子,願意出租的不多,要找合適的還真是不容易。

可能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有的人天生就是畏首畏尾,有的天生就很有冒險精神,蘭芝勸說一番後也不強求。

不過像他們這樣做下去,這門生意遲早會走到死胡同。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楊大嫂和老七媳婦都是比較顧家的女人,讓她們一整天待在街上賣東西,她們會非常不放心家裏。

蘭芝忽然想起一事兒,就對他們道:“現在你們的銷量也不多,那我再教你們一樣手藝吧,你們在家裏就可以做。”

當初蘭芝培育菌種的工具還在,那些工具都是她和沈寄言從縣城帶回來的。蘭芝以前用過幾次,培育出來的菌種還不錯,用菌種生蘑菇也很方便。

現在的菜市場上很少有人賣蘑菇,因為很少有人人工養殖,賣的都是野生蘑菇。尤其是平菇,炸出來味道還不錯,以前因為太忙,所以蘭芝也沒來得及把這項手藝交給兩人。

楊大嫂和老七媳婦聽到蘭芝這話,都欣喜若狂。蘭芝便又給他們說了怎麽培養菌種,種蘑菇沒什麽技術含量,比較麻煩的是培養菌種。

只要能把菌種培養出來,基本就沒什麽問題。炸蘑菇的口感比素炸丸子好吃,到時候就算他們不賣炸蘑菇,也可以靠培養菌種、種蘑菇賣錢。

這一項主要是賣技術,不懂其中訣竅的人也很難學到。

老七媳婦和楊大嫂聽了之後,都覺得這個很好,今後也不怕別人和自己競爭,兩人對蘭芝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蘭芝算算時間也快到中午了,就沒再和老七媳婦楊大嫂兩人閑聊,直接去劉家了。

路過何太婆門口時,何太婆正在門口穿針引線,蘭芝看她半天都沒有把線穿進針孔,便走過去笑道:“何太婆,我來幫你吧!”

何太婆見是蘭芝過來,臉都笑成了一朵花,“原來是蘭芝呀,你看我這老眼昏花的,差點都沒把你認出來了,你現在真是越長越漂亮越長越年輕。我活了這麽大把歲數,就看你和沈教授長得最好,也最般配。”

蘭芝臉色一紅,“您老就別再誇我了,我這臉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擱,你這是要縫什麽東西?”

“我這是準備做幾雙鞋墊子,你和沈教授穿多大的鞋呀?我人老了又沒什麽本事,也不知道該送你些什麽好,也就只會做一些老掉牙的東西,還希望你和沈教授不要嫌棄。”何太婆說。

蘭芝完全沒想到何太婆做東西是要送給她和沈寄言,忙勸阻道:“何太婆,你就別再折騰了,你都一大把年紀了,我怎麽

還好意思收你的東西?你有這份心意,我就心領了。”

“不折騰的,反正我也是沒事做。我真是要謝謝你,你幫我想的法子,現在我終於可以吃得上飯,我們家老二成了親,也比以前像個人了,他現在天天就和媳婦出去賣東西,我就在家裏幫他們做飯,煮點豬草。我跟你說,我那個兒媳婦還是不錯,都沒讓我去山頭上做活……”

何太婆絮絮叨叨的和蘭芝說著,整張臉都笑成了一朵花,嘴巴就沒有合攏過,看上去精神狀態還不錯。

看著眼前的老人,蘭芝又想起了小說中的情節,在小說裏,何太婆是因為上山做農活掉進了水田裏,然後就得了癱瘓,一直在床上躺了兩年才離世。

像何太婆這一代人,出生於戰亂年代,又經歷□□,苦了一輩子,實在令人可憐。現在只要能吃得飽飯,何太婆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我還給你們家三個孩子做了鞋子,就是不知道合不合腳,我都大半年沒有看見他們了,你這次回來怎麽都沒帶上他們?”何太婆問道,又起身去給蘭芝拿鞋子。

蘭芝:“他們在念書,現在已經開學了,所以就沒有一起回來。何太婆,你真是太客氣了。”

沒過一會兒,何太婆就從屋裏拿出鞋子過來,“我是估摸著做的,你拿回去給他們試一試。”